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摘要:《2050 趨勢巨流》(1)


最近買了許多書,《2050 趨勢巨流》是其中一本。
英文書名是:Megachange: The World in 2050

這本書很有趣,提供了很多圖表,以及對未來的猜想,
適合做一些簡單的摘要。

書籍分成四個部分共二十章,
根據編者 Daniel Franklin 的說明,
每一章的作者都是《經濟學人》週刊的一位新聞工作者或者媒體集團成員,
可惜的是,中文版沒有將這些作者都列出來,
甚至沒有清楚註明每一章是由不同作者寫成,
一不小心大概就會誤以為整本書都是 Daniel Franklin 和 John Andrews 兩個編者寫的。

在這裡可以看見每一章的作者: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7sZyaFL_rHUC&lpg=PP1&hl=zh-TW&pg=PR5#v=onepage&q&f=false
同時,也可以看見原先更有趣的英文版標題。

相較之下,中文版標題則是直接點出每一章的最主要重點,
所以也值得先瀏覽一下:

第一部 人口、健康與文化
第 一 章    人口紅利衰退拖累經濟成長
第 二 章    慢性病與傳染病的雙重夾擊
第 三 章    女性地位攀升
第 四 章    社交連線無所不在
第 五 章    本土文化不可取代

第二部 環境、政府與信仰
第 六 章    宗教力量消退
第 七 章    持續尋求再生能源的新可能
第 八 章    軍事強國優勢不再
第 九 章    自由的崎嶇之路
第 十 章    國家的財政危機

第三部 經濟、創新與市場
第十一章   新興市場恐將消失
第十二章   全球GDP和經濟力量分布轉移
第十三章   貧窮國家的成長超越富裕國家
第十四章   創造性破壞的正面影響
第十五章   利率、商品價格、股市動能推動景氣循環

第四部 知識、科技與太空 
第十六章   研究科學新領域 
第十七章   美國探索星際的最大對手
第十八章   知識網的技術發展
第十九章   科技將人際距離愈拉愈遠
第二十章   悲觀的預言不會實現

-----------------------

Franklin 在〈導讀〉也提到這本書的四個「軸線」。

一、這些執筆者採用大致相同的方法:要往前看,必須先回頭看。
二、執筆者的第二個共同思路是,願意想像未來之路上會遇到破壞,
      而不是單純地將過去直接推演到未來。
三、亞洲整體,尤其是中國的崛起,是貫串整本書大部分內容的主軸。
四、作者們傾向於描繪進步的畫面。

Franklin 做了一些小結,
「2050 年的世界很有機會更富有、更健康、連結程度更高、更永續、
更具生產力、更富創意、教育程度更高、貧富和性別之間更平等,
而且數十億人將有更多的機會。」
「約 70 %的人會住在城鎮和都市,相較於今天高於五成;」
「年齡中位數將從 29 歲上升到 38 歲;」
「更多非洲人,因為全球增加的 23 億人,大約有一半出生在非洲。」

在〈導讀〉最後,Franklin 還建議讀者可以先翻到最後一章,
具體看一看沒那麼壞的 2050 年。

所以,在下一篇,我會直接跳到第二十章,
這同時是因為,在第二十章作者提到一些有關「預測」的看法,
我也可以順帶說明我對「預測」的看法,以及我如何理解這本書的意義。

簡單來說,所有的「預測」也都是影響未來的因素之一,
越有名的「預測」,對未來的影響大概就越大,
除非「預測」本身也預測了自己對未來的影響,
而且是以一種類似無窮循環那樣的方式來考量,
否則「預測」會不會準確大概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總之,具體的答案就留待下一篇文章再慢慢思考。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台灣的其他媒體


對於大財團買下媒體,其實有兩種層面的顧慮。

一種顧慮是涉及具體新聞倫理的。

這指的是,在已經發生的現象中,
旺中集團確實會具體干預新聞報導的生產過程,
已經違反了新聞圈子裡共享的某些倫理和規範。
因為有這些先例,
即使旺中集團購買媒體沒有構成壟斷,
都已經有了反對的理由。
當然,我們也可以討論什麼是「合理的新聞倫理和規範」,
這是在更上一個層次上可以思考的。

另一種顧慮比較廣泛,牽涉到視野的多元性。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會干預新聞生產的本來就不只大財團,
也不是只有大財團才有價值預設、才有利益考量,
每個媒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偏好或理念,
在某些最低限度的新聞倫理或規範下,
這些價值和理念還是會展現在新聞報導的形式和內容當中,
換言之,也不是大財團擁有的媒體就一定比較不好。

更具體地說,這指的是,
即使這些媒體的擁有者統統都遵守著某些新聞倫理,
我們還是需要各種不同價值觀下的媒體,
發出不同角度的聲音、告訴我們社會上不同角落的事情。

-----------------------

今天在台灣發生的事,只是這兩方面的顧慮剛好同時發生。

為什麼會同時發生,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
除了政府之外,只有大財團才有那麼多錢,可以買下那麼多媒體,
因為「媒體」其實不容易賺錢,
所以「媒體壟斷」,如果不是發生在「政府」身上,
另一個最有可能的,就是發生在「大財團」身上。

當然,今天談到的這個「旺中集團」,
又被某些人懷疑,是否同時是特定「外國政府」和「財團」的結合,
這就會導致更強烈的反對力量。

但總之,即使他們沒有搞出之前那些事情(例如黃國昌事件),
沒有違背新聞倫理,
我們還是不能讓他們擁有那麼多比例的媒體空間。

我們需要很多種聲音。

-------------------------

所以,這雖然是一個蠻糟糕的處境,
但同時也讓大家開始願意關注更多台灣「其他的媒體」。

我也慢慢蒐集了一些,先按照我的想法分了類,可以提供參考:


* 綜合類

新頭殼    http://newtalk.tw/

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公視    http://news.pts.org.tw/

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

全球之聲    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

Peopo公民新聞    http://www.peopo.org/  



* 特定議題或專題類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main/

破報    http://pots.tw/

四方報    http://www.4way.tw/

農業新聞:上下游市集    http://www.newsmarket.com.tw/

環境新聞: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

立法院: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http://www.ccw.org.tw/

想想台灣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



* 獨立記者

朱淑娟    http://shuchuan7.blogspot.tw/

李惠仁    http://tw.news.yahoo.com/blogs/author/李惠仁/



* 大學報紙

生命力新聞    http://www.vita.tw/

基進筆記    http://nthuradical.blogspot.tw/

台大意識報    http://cpaper-blog.blogspot.tw/


--------------------------

最近開始學習 RSS 這個古老的網路技術,
也使用 Google Reader 做為主要接收資訊的工具。

上面這些新聞管道,除了Peopo公民新聞和四方報我找不到 RSS,
其餘的 RSS 我有集結成一個 Google Reader 上的 bundle,
可以一次擁有。

在這裡:http://ppt.cc/!zCf

---------------------------

順帶一提,
我不喜歡用 Yahoo 看新聞,
因為容易看到中國的新聞,以及其他更複雜的原因。

但用預設的 繁體中文版 Google News 更糟糕,
除了大量的中國媒體,
也看不見像新頭殼或立報這些媒體,
除非使用個人化設定增加。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PTT marriage 版的進版畫面



















                      marriage婚姻板 板旨簡明版

   婚姻泛指『因兩個人結婚而產生連繫的兩個家庭』,但因板務分工之原則,

   結婚(婚禮)相關事宜請移駕GetMarry板,其它討論方向參考地圖如下。

   其他專業資訊/諮詢,請至以下各板討論:
   婚前討論籌備 請至 GetMarry板  ←喜宴婚禮籌備/紅包/蜜月 是在GetMarry板討論哦
   同居相關討論 請至 cohabitation
   未婚感情討論 請至 Boy-GirlWomenTalkMenTalklove、coupleDistantLove
   第三者、外遇 請至 first-wife板、third-person板,或PttLifeLaw板尋求諮詢
   家務管理     請至 homemaker
   嬰兒與母親   請至 BabyMother板 (俗稱"媽寶板")
   兒童教育議題 請至 gardener板、Kids板、preschooler
   教育問題     請至 Education
   對於"自家人"的情感紓發或討論 請至 pay_home板、FamilyCircle

   本板為婚姻板,是討論板也是分享板,但不是情緒出口板。
                                         討論態度以 理性、尊重 為第一要件。

   發文無論如何以心態冷靜語句清晰為主,請特別注意。



-------------------------------

就異性戀而言,我覺得至少還漏了 feminine_sex 版。

就其他性傾向而言,還有許多想像的可能性。

-------------------------------

這就是和我這個世代一同成長的 PTT。

過了幾年後,可能還會有生殖科技板、晚婚板…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台鐵訂票心得


昨天晚上在網路上搶訂跨年到花蓮的台鐵車票,
這是我第一次搶票,把心得記下來,下次可以改善。


1. 不要用手機訂票。

我身邊好幾個人試圖用手機訂票,
從頭到尾都沒連上去過。


2. 不要用 Chrome 訂票。

Chrome 可能有一個很強大的 Cache 系統之類的,我也不是很懂,
但總之,昨天晚上的狀況是,在進入午夜十二點時,
即使不斷重新整理,也不會顯示新的訂票頁面,
所以就沒辦法選擇新增加的那些訂票日期。

我一開始以為是台鐵比較晚更新,但過了幾分鐘才發現不對勁,
改用 IE tab 就可以看見新增的日期了,但為時已晚....

或者,也可以用 Chrome 的無痕頁面,
用這個也會成功。


3. 車種購票 & 車次購票

這就真的是我的疏忽。
我原先以為使用「車次購票」可以更精確知道我們要訂的班次,
應該可以更快選到票。
但其實應該一開始就用「車種購票」,
因為使用「車種購票」,系統就會在我們設定的時間內,
給一個最早班次的票。
這樣一來,就不會像我用「車次購票」一樣,
這一班車沒了就要再換訂下一班車。

但是也因為「車種購票」有「最早班次」的這個預設,
所以我猜想,如果一開始的時候就去訂可以接受的最晚時間班次,
那應該也比較有機會可以訂到,
總之,絕不要像我一樣,從最早的班次開始訂,
結果什麼都沒訂到。

同時,因為台鐵是在付款時才計算「來回票」票價,
所以不需要同時購買,也可以算是「來回票」,
因此,兩個人分頭訂「去程」跟「回程」車票,
這樣應該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4. 善用 tab 鍵和數字鍵

用鍵盤的 tab 鍵比用滑鼠快很多,
另外,在選擇起始和抵達站別時,
雖然系統是給一個下拉式的選單,
但是其實可以直接按數字,
例如按「1」,就會直接跳到「100」,
所以我按了「0、5」,就會跳到花蓮站,
這樣比起從選單選還要快多了。


5. 分段訂票

最終,大概在凌晨一點左右,
我改用「分段訂票」的方式買到了台北到花蓮的來回車票。
雖說有點運氣,但的確是可以考慮的策略。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除了太魯閣號之外,其實其他火車都有開放站票,
所以假設不能全程都有座位,那至少有車位的時間越多越好,
而且我自己設想,最好是一開始有體力的時候先站著,
之後站累了剛好有座位。

於是我先用「車種訂票」訂「頭城」到「花蓮」的車票,
然後再訂「蘇澳新站」到「松山」的車票,

就是以宜蘭頭和尾的兩個大站做為目標,
本來的設想是,如果沒訂到再慢慢調整,
但幸運的是,這兩個選擇都剛好訂到座位。

確定有座位之後,
我再回頭訂「松山」到「頭城」及「花蓮」到「蘇澳新站」的票,
好巧不巧,最後都訂到同一班車!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用換車,只要換座位就好。

更巧的是,我在網路上用信用卡付錢之後,
發現去程的兩段火車票,竟然剛好是同樣的位置,
所以連座位都不用換了…

我後來看了一下,我訂的兩個班次,
都是行車時間比較長的,
所以我自己的猜想是,訂長途車票的人,例如從台北到花蓮或台東,
還是會優先選擇行車時間比較短的那些班次,
如果是短程的旅客,差別就比較小,
所以這些行車時間較長的班次,才會剩下比較多「分段車票」。

另外,更講究的方式應該是去程回程都在同一個車站分段,
這樣還可以算是兩份「來回票」,
但即使因為分段不同所以不能算是「來回票」,
由於信用卡網路付款可以打九五折,
所以損失算是可以再減少一點。


6. 團體列車

從台北到花蓮有一種很厲害的莒光號,
等於是從台北直達花蓮,因此,大概兩個小時多一些就抵達。
它算是「團體列車」,應該是十個人以上可以訂購,
下次有機會再來瞭解看看。
http://resgt.railway.gov.tw/groupticket/index.htm


7. 客製化時刻表

台鐵列車時刻查詢的網站,有一個客製化時刻表,
其實蠻好操作的,可以提早查詢,
把自己需要的時刻表下載下來,
不要等到準備訂票了才來查詢,
據說昨天晚上訂票系統沒有塞車,
但是查詢系統倒是塞得蠻嚴重的。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歐洲行,第五天,Thun -- Adliswil -- Flüelen -- Lucerne (上)


這篇文章從一個多月前開始寫,直到現在卻還沒完成。

這一個月來,生活有了非常巨大的轉變。
我認識一個女孩,我們很快就在一起,也希望能一起長久走下去。
於是花了一些時間慢慢調整生活、也調整未來的規劃。

另外,在有了另一半的同時,我也開始經歷許久未見的感冒,
感冒迅速被我控制,但卻遲遲無法康復,
在感冒將好之際,不知為何又突然惡化,
於是一直拖到現在,身體還是時常處於疲憊的狀態。

總之,經過一些生活上的調適,終於要慢慢回到正軌。
但是,現在的心態和一個多月前也已經有很大不同,
因此,文章大概也無法接著寫下去,就先把前半發佈吧,
後面的部份,大概會有比較不同的寫作風格了~。

也算是了結了一件一直擱在心底的事。

-----------------------

其實有很多想要寫下來的主題,應該取名叫「歐洲行,隨意聊」之類的,
一個是找到 Guesthouse Perle 的過程,
這是我們在歐洲行中第一個確定的住宿地點,
我們花了最多時間蒐集資料和找尋這三天的居住地,
而且 Mochi 和她的丈夫 Markus 也幫了很大的忙。
另一個主題已經取名好,就叫做「燙死人的熱水和尋找免費廁所」,
這是我在歐洲除了飲食之外,另一個巨大的挑戰。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紀錄下在瑞士的許多重要片刻,
因為我發現記憶力真的如握在手中的沙,流失地越來越快了。

而且,我發現我寫紀錄的方式太囉唆,
按照這種寫法,要把所有想紀錄的都寫完,
真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

--------------------------

我們在 8/8 要去參加 Mochi 的公民結婚,
關於「公民婚禮」,詳情可以看這個網站的說明:
http://www.swissinfo.ch/chi/detail/content.html?cid=732416
順帶一提,這是一個很棒的網站,
有很多語言的版本,我從上面認識了很多有關瑞士的現況。

在很久之前,「公民婚禮」本來沒有在行程之內,
後來,我也忘了是 Mochi 說我們可以去,還是我厚著臉皮要求的,
總之我們就說好要去參加了!
在出發前幾天,Mochi 突然寫信跟我們說,
因為證件有些問題,因此可能辦不成公民婚禮了,
還好最後終於有如期舉行,因為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儀式,
我很高興我有去參加。

在台灣的時候,我們是先開始煩惱教堂婚禮的衣服,
我一直都沒有注意到公民婚禮要穿什麼,
總之呢,後來聽 ChunTe 說, dress code 是 "business casual",
於是我們從前一天在 Thun 閒逛開始,就一直討論著,到底什麼是 "business casual"?

聽來真的是很愚蠢的問題,我也只能承認,我真的欠缺這方面的經驗。

我們後來開始討論每個人有怎樣的衣服可以穿,
然後要搭配什麼鞋子、外套等等,
最重要的是用 google image 搜尋了一大堆 "business casual" 的圖片,
看看大家都穿成什麼樣子。
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參加完公民婚禮後,
還要去瑞士其他地方走走,所以穿得太正式好像也不適合接下來的移動。

Piers 的問題最小,因為他本來就習慣穿襯衫。
我後來決定穿一件深藍色襯衫和休閒褲,再加上黑色皮鞋,
這是我除了西裝之外,算比較正式的衣服了。
只是原先沒有打算把襯衫紮進休閒褲裡,後來他們都覺得紮進去不會太奇怪,
於是就這樣做了。
ChunTe 的問題主要是鞋子,他一直在糾結能不能穿原先的白色鞋子,
掙扎了許久,又找了很多圖片,終於接受我們的建議,還是改穿皮鞋了。

我們前一天晚上回到 B&B 之後,真的花了不少時間試裝,
最後確認了服裝,又討論了一下行程,才安然入睡。

-------------------------

隔天很早就起床,六點四十五分左右去用了早餐。
早餐雖然很簡單,但我覺得已經不錯,我們可以選擇咖啡、熱巧克力或者熱茶。
有麵包、土司、加了水果的優格,還會提供一顆 Boiled egg。
可能還有別的,但我忘了。
我很喜歡喝熱可可,然後他們的拿鐵應該是用深焙的豆子。

雖然是八月份,但是早上起床還是有點冷,
我總是笑說,歐洲是比熱很小的地方,
沒有太陽的時候很冷,照到太陽的時候又很熱,
我照例要了一壺熱水。

火車是七點半從 Thun 出發,我們應該算是有點匆忙地出門,
ChunTe 後來決定穿著休閒鞋然後帶著皮鞋,到了現場再換。

因為前一天已經把衣服和要帶的東西都打點好,
早餐的時間也先和B&B主人講好,所以一切都蠻順利的,
直到我們抵達 Zurich 為止。

Mochi 公民婚禮的地點就在他們那個小鎮,Adliswil,
所以我們是從 Thun 搭車到 Zurich HB,然後再搭 SZU 到 Adliswil。
出發之前,我有查過,所以知道這兩種車在同一個車站,
而且轉車的時間大概有二十來分鐘,
所以覺得到 Zurich HB 再來找轉車的月台,應該沒什麼問題。

沒料到我們抵達 Zurich HB 之後,馬上就走錯路,
我們「應該是」憑著直覺就一路上電梯到了一樓,
這時候才發現我們有點迷失方向,找不到 SZU 這種車子在哪裡,
於是又到處亂走了一陣,也問了一個年輕男子和一個賣食物的大媽,
但他們不知道是不是不太瞭解我們的問題,所以沒辦法明確告訴我們,
那個年輕人還給錯了方向,還好我們沒照著走。

於是,在轉車時間只剩十來分鐘、我們越來越緊張時,
(必須先說一下為什麼那麼緊張,因為這種車班次很少,
錯過這班車,我們就等於沒辦法參加到公民婚禮了。)
我們剛好在某個月台旁看見一個大大的地圖,
於是我們很認真很認真地研究了那個包含三個樓面的立體地圖,
然後發現,我們在地面上,但是 SZU 在地下第二層,
而且剛好是在我們目前位置的「斜對角」。

於是我們開始狂奔。

我們三個的穿著風格其實差蠻多的,我們都笑說,這個組合是,
一個老闆 (Piers) 帶著一個助理 (我) 和一個工程師 (ChunTe) 要去談生意。
但現在這三個穿著襯衫、皮鞋的年輕人,開始在月台上狂奔,
從月台這一頭一直跑到另一頭,在那當時,隔壁月台上剛好有一列將啟程的火車,
車上的乘客們都望著我們。
那時候月台上沒什麼人,所以看著我們也沒什麼錯,
只是我們真的都覺得有點丟臉和狼狽吧.....

不過,我們其實還是蠻厲害的,看懂了那個地圖,還真的走對了位置,
在一番狂奔之後,居然提早了幾分鐘抵達地下二樓的車站,
但是真的很喘很喘,畢竟這是少數絕不能出錯的行程啊!
(那時候應該沒料到,隔天一早,我們居然又上演了一次狂奔的戲碼!!)

我們上車後,整個就開始休息,然後 ChunTe 換上他的皮鞋,我也整理了一下衣服。
還好我們這麼做,因為到達 Adliswil 下了火車,我才正要開始研究月台上的地圖,
就發現有個有點熟悉的聲音正喊著我的中文名字,
我一開始其實沒有會意過來,大概聽了兩三次才開始搜尋聲音來源,
於是就看見 Mochi 的爸爸站在月台地下道的樓梯間,
然後 Mochi 就站在他的後面,穿著很漂亮的白色禮服。

那一刻其實真的嚇到,本來想說還有點時間做個心理準備。
畢竟,我和 Mochi 的爸爸已經超過十年沒見,上次見到 Mochi 應該也是五年前的事了。

-------------------------

我們彼此擁抱,和 Mochi 的爸爸,也和 Mochi。
然後開始聊起旅途中的事情,就好像上次見面才沒多久前那樣地熟悉。
很高興我們能夠這樣聊著,老朋友這樣,
關於老朋友的特殊情誼,就不多說了。

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
和我們搭同一班車的還有擔任公民婚禮翻譯的一位女士,
當我們正在地下道裡和 Mochi 重逢歡時,
她也跑來跟 Mochi 打招呼,Mochi 還以為是哪個她不小心忘記了的朋友,
一問之下才知道,那位女士是看見盛裝打扮的 Mochi,
馬上就覺得,這種時間在車站裡穿成這樣的,一定就只會是那位準新娘了......

一行人出了車站,也見著了其他眾人,包括 Mochi 的媽媽、Carolyn、伴娘ㄚㄚ,
當然,也終於看見 Markus還有他的爸爸、媽媽。

我們打過招呼,然後準備步行到幾百公尺外的辦事處,
路經一座美麗的橋,大家就在橋上拍了好幾張不同組合的照片,
ㄚㄚ同時身兼伴娘和攝影師,感覺也頗辛苦。

來到辦事處的門口,大家又再一次互相彼此介紹,
ㄚㄚ這時候說了我印象深刻的三句話,用來形容我們與她的關係,
中文的翻譯大概是:「我看過他的照片;我見過他;我認識他。」
特別寫下這段紀錄,當然是為了留下當時有趣的尷尬場景,
不過就說到這裡為止吧。

---------------------------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My Things


衛生紙:蒲公英再生衛生紙

黑白雷色印表機:FUJI XEROX Phraser 3124

買菜:主婦聯盟、望德園

牙刷 & 牙膏:主婦聯盟

快煮壺:SANYO SU-17YH

網路書店:TAAZE、好日子舊書鋪

購物網站:吉甲地、Pinkoi

衣服:Anden Hud

精油:芳療家 (Floral)

洗澡:手工皂

涼鞋:Birkenstock (晴)、牛頭牌土豆星球鞋 (雨)

休閒鞋:牛頭牌

不鏽鋼水壺:Klean Kanteen (沒保溫)、Driver (保溫)

大字手機:iNO CP99

行事曆:歲時紀

循環扇:順光牌 JF-250GHC

床墊:歐德家具綠色床墊

床架:新麗屋柚木

蚊帳:蒙古包蚊帳 (戀家小舖)

安全帽店:華王

防曬用品:UV100

3C 用品:網拍上的阿義電腦 (店面在長春市場附近)

水電用品:網拍上的水電材料便利購 (店面在京華城旁)

臥室用品:網拍上的戀家小舖 (店面在長春路龍江路口)

拍立得相機及底片:網拍上的集英堂(店面在復興北路對面巷子裡)

廚房用具:一鑫餐具行

泰式東炎醬:嘉豐素食小館

茶葉:Teahome



-----------------------------------


WISH List

SOL 安全帽

歐德葆家具

TOMS 的鞋子

有機棉用品

公平貿易食物和用品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廣宣時間 ─ 喜願本土黃豆


對不吃肉的人如我來說,大豆簡直如衣食父母,
我愛吃各式各樣的豆製品,豆腐、豆皮、豆漿等,
不過,雖然台灣素食人口不少,豆腐也是很常見的食物,
但令人驚訝的是,台灣的大豆全部都是進口的。

進口的大豆有一些很曲折的故事,
早期台灣只進口「飼料級」的大豆,而且運送的品質不好,
後來有一些廠商慢慢努力,例如,直接在國外農場契作大豆,
然後用冷凍設備運送大豆等等,讓台灣能吃到的大豆品質越來越好。

名豐豆腐傳貴豆腐豆之坊
是我知道的比較好的豆腐、豆漿廠商,網路上也可以找到非常多介紹,

但總之,當我看見有在台灣種的大豆,只能說是興奮地無以復加了!

詳情就在這裡:喜願本土黃豆

根據文章的介紹來看,今年生產了 1 公噸的黃豆和 11 公噸的黑豆,
(黃豆和黑豆都屬於大豆的一種)
相較於每年進口的 250 萬公噸,簡直像是沒有一樣,
不過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開始。

喜願黃豆 500 公克 100 元,名豐的黃豆則是 600 公克 90 元,
這樣比起來的話,其實喜願黃豆還是有競爭力的!
如果有在買黃豆的人,可以考慮支持一下。

----------------------

我的想法很簡單,過去我們在計算成本的時候,
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常常會把「運輸成本」忽略,
例如開車去某個地方買名產之類的,
但隨著石油的價錢越來越高,「運輸成本」遲早會變成不可忽略的支出,
所以,即使現在在台灣種植這些作物的成本可能比較高,
但是遲早有一天,長途運輸會變成不可承受的負擔。

所以現在就要開始未雨綢繆了,
尤其是「大豆」,這真是太重要的食物了~



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萬芳,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 / 我們不要傷心了



------------------------------------

最開始認識萬芳,其實是很久已前在 KTV 裡聽朋友唱她的歌,
但一直都沒有主動想要去找她的歌來聽。

直到前年,偶然間聽見了這首歌:我們不要傷心了
那一陣子一個很好的老朋友離開人世,
這首歌的 MV 從最一開始的旁白開始,
就完全打在我的心上,於是那時候馬上就掉眼淚了。

後來更喜歡的是同一張專輯裡的另一首歌:
我們不是永遠都那麼勇敢
這首歌一開始的旋律似乎有點悶,
但是卻讓歌詞更容易吸引人。

以前一個朋友跟我說,
她覺得劉若英雖然歌聲沒有很特別,
但是她有一種特殊的唱歌的「口氣」,
會讓人更容易進到歌曲裡去,大概就像是說故事那樣吧。

那時侯我不是很懂她的說法,
不過在聽萬芳的歌時,我似乎漸漸瞭解她的意思,
萬芳的歌詞很淺白,但是卻很剛好都說進了心裡,
就像「我們不是永遠都那麼勇敢」這首歌這樣,
聽著聽著,就會得到安慰,然後重新獲得力量。

整張專輯都很好聽,
另一首我特別喜歡的是她往月亮走
或許是因為曲子改編自我也很喜歡的 Celtic 音樂。

-----------------------------------

從歐洲回到台灣,在注意張懸的新專輯同時,
驚喜地發現萬芳也出新專輯了。

我從 INDIEVOX 上買到了數位版的十一首歌,
很是高興,在這裡,http://www.indievox.com/disc/4898
我也看了每首歌的音樂故事,
影片裡紀錄的是萬芳在製作音樂時、和樂手們討論的過程,
看完後,會對每首歌有更多瞭解。

我覺得這張專輯比前一張好。
雖然已經沒有那種可以直接招喚心底傷痛的歌,
但每一首歌都很特別,
還是一樣用淺白的歌詞,(即使不是她寫的詞)
像是說故事那樣,說著一個一個生活中、生命裡的故事
可以看 KKBOX 的介紹,那是我目前看到最完整的簡介。

這一張專輯,幾乎每一首歌我都很喜歡。

阿茲海默 真的就是一首關於失智症的歌曲,
我看過許多有關失智症的電影,但是沒聽過相關的音樂。
這首歌背後也有故事,但即使不知道故事,
光聽見中間萬芳的嘶喊,還是可以感受到那種痛苦。

可是我還是學不會 很像是「我們不要傷心了」的續集,
聽來還是令人想要掉淚。

恩....,總之每一首都很好聽,沒必要細說了。

-----------------------------------------

順帶提一下,我已經很少買實體唱片,
因為我後來意識到,我完全不是一個會保存 CD 的人,
再精緻、用心的 CD 包裝都一樣。
於是我盡量買合法的數位版本歌曲,
在台灣,INDIEVOX 是很好的管道,可以買到好的獨立音樂,
我在上面買了不少歌曲,包括之前我很喜歡的吉尼和克里斯
還有我最愛的 Tizzy Bac。

這是風潮音樂的網站:
http://www.muziu.com.tw/wind/00.html
他們也有賣數位版的歌曲,
我之前在上面買了以莉高露的專輯,真的很好聽,
上面還有小娟&山谷裡的居民,這是我下次要買的。

如果是國外的網站,我常使用的是這個:www.cdbaby.com
我在這裡買了不少台灣找不到的音樂。

--------------------------------------------

同場加映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有機食物」與「營養素」


更新一

這個議題有不少後續討論,所以我不得不更新一下。

在報導之後,有幾個後續評論和報導:


The Organic Fable
主要在支持這個研究發現,但裡面的論點有些我真的不能認同。

Fewer Pesticides Make Organic the Safer Choice

Stanford Organic Food Study: Amidst Pushback, Co-Author Acknowledges Limitations
這兩篇文章,大概分別算是 NYTimes 和 HuffingtonPost 的讀者回應。

然後,NYTimes 在 Room for Debate 組織了一個討論:
Is Organic Food Worth the Expense?
他們找了五個人,寫了五篇簡短的文章,來自不同觀點。
然後,在 FB 上也有讀者的討論。

今天我也看到另一篇 HuffingtonPost 的評論:
The Future of Agriculture Is Not Conventional
--------------------------------

我看了引發爭議的論文原文了,不過我想,整個討論已經溢出這個論文的範圍了。

之後我會再做一點整理。


========================

正文

最近在健康飲食的範疇中最熱門的新聞,
是一個有關有機蔬菜是否有比較「營養」的討論。

新聞其實沒有多說什麼,因為這種論述和研究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
但新聞的確反映出各式各樣的立場。

這個新聞主要來自一個剛發表的研究:
Are Organic Foods Safer or Healthier Than Conventional Alternatives?: A Systematic Review

這個研究其實是一個 systemic review (meta-study),
就是整理過去很多類似的研究,然後做一些綜合評斷和分析,

裡面整理了超過 30 個過去的研究,
可以想像,那些研究剛發表時或許也引起一些討論,
所以這種新聞可能真的反覆出現不知道幾次了。
(當然,還是要查一查才能確定到底多頻繁出現。)

--------------------------------

其實,一個研究就只是一個研究成果,
距離被科學社群認定是「科學事實」,還相距很遠,
但越來越多特定的一個研究被媒體拿來寫成新聞,
然後這個研究就脫離了科學脈絡,自己成為一個可以發揮影響力的「事實」了。

話說回來,是不是「科學事實」其實也不是很重要,
能夠「產生特定的實質影響力」可能才是更值得關注的,
我也知道,好像有越來越多研究會在發表時有記者會之類的,
我其實不是很瞭解,這種科學社群和媒體的互動,是否確實產生某些轉變,
內在的動力又是什麼?但這可能是需要關注的議題。

言歸正傳,這個研究發表在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我不瞭解這個領域,如果根據 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總之就是一種量化指標),
這個期刊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這個領域中,應該算是重要期刊,
大概僅次於很著名的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著名」的意思就是,我其實不瞭解這些期刊的內涵,只能依此評斷。)

-----------------------------------------

底下是一些新聞整理:

NYTimes 的報導比較全面,可以參考。
Stanford Scientists Cast Doubt on Advantages of Organic Meat and Produce

News about "organic food" collected by Google News:
美國  http://ppt.cc/C-oR  


這是我唯一看到的不同取向標題:
Organic Produce Reduces Exposure to Pesticides, Research Confirms

這是我看到最狠的標題,而且居然是出自 Food Safety News:
Organic Food Not Proven Healthier or Safer, Study Finds

也有媒體去訪問了 Michael Pollan,他的說法跟他的書差不多:
Michael Pollan Responds to Study Finding 'No Significant Health Benefit' to Organic Food


關於新聞標題制定的批評
Organics Headlines Miss The Boat on Pesticides, Antibiotic Resistance, Humaneness

-------------------------------------------

這個新聞的內容真的不太新穎,
而且我還沒有讀過原始論文,所以也不能說什麼。

不過這次新聞主要引起一個討論,
有些人覺得,媒體的標題太過偏頗,
不強調有機蔬菜的農藥比較少,而僅強調有機蔬菜「沒有比較健康」,
這裡的「沒有比較健康」,指的其實是「沒有比較多營養素」。

有人把這個現象連結到 "Big Food",就是那些巨大的食品廠商,
喔,這也是我這次新學到的單字。

支持有機蔬菜的人,例如新聞下面的評論或者報導裡訪問的人,
通常都會強調,「健康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
「農藥比較少」,而且對環境比較友善,才是有機蔬菜的關鍵。

老實講,這種新聞不會產生什麼新的變化,
不同立場的人不會因為這種新聞而產生動搖。
但從這個新聞的確還是可以看見一些有趣之處。

其實我不覺得媒體的標題有很大的問題。

在這裡,有兩種相反的階序。

在那些支持「有機」的言論中有一個隱含的立場,
他們覺得「健康」只是個人的事務,更重要的是,其實是有關生態、環境,
這些更高層次的問題。
所以在標題制定上,應該關心「含有較少農藥」這件事,
不該是「營養素的多寡」。
「農藥」和「健康」的關係在這裡比較有爭議,
是因為即使是那些傳統農業的蔬菜,含有的農藥也沒有超過美國政府制定的標準。
(當然,這些標準什麼的,都可以再討論,但是牽連太遠。)

總而言之,大概就是,「人的健康」 ==> 「地球的健康」

但如果認真想一下「有機農業」的基本定義,就會發現,
「沒有農藥」這件事,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有機」的基本定義之一。
所以,如果到了今天,我們還需要關心,
「有機蔬菜是否真的含有較少農藥?」
對於有機農業而言,這其實是很荒謬的發展趨勢。

但是「有機農業」的定義中,其實真的沒有包含對「健康」的預設,
這基本上的確是人類的「想像」,
這種「想像」有很多有趣的歷史發展和轉折,
這裡的「想像」不是「虛假」之意,只是說,
這的確是透過其他社會因素或力量而造成的一種想法,
不在「有機農業」的定義之中。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應該是,
「地球的健康」 ==> 「人的健康」

所以,「有機農業」和「人的健康」的關係,
的確比較是一個不確定的問題和新聞。

-------------------------------------------

但老實講,有關「有機蔬菜」和「人的健康」的關係,
這個問題大概遠不是這種研究可以解決的。
裡面牽涉到太多不同面向的爭議。

1.
第一個最基本的爭議,
是「營養素」和「健康」的關聯性。
我已經讀過很多有關營養學的不同研究,所以,
雖然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我確定這是一個「問題」。

2.
「植物的栽種方式」和「營養素」的關係,
這是另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這牽涉到「有機」的各種定義和理念,
也引出「工業化有機農業」這個越來越被重視的議題。

一位法國學者的書,有很多具啟發性的相關討論,
而且提供了另外一種操作的例子:
我的餐盤,我的健康,我的星球

他認為「有機」不一定可以帶來「營養」,
但是確實有一些耕作方式可以讓植物有更多營養。

他的看法和一般台灣的健康飲食推廣者大概不太相同,
但是我倒認為,可能比較容易被一般大眾接受。

3.
即使略過有關「營養素」的議題,
「有機蔬菜」還是可以和「健康」有關連,
許多健康飲食的推廣者會使用「能量」這個詞,
用比較粗淺的說法,基本的意思大概就是,吃了「強壯」的植物,
人才會變強壯。
而且,跳出了西方醫學和營養學的觀點,
其他醫療體系會有不同的方式來看待這種有機食物。

4.
最後,還是必須提一下,
「沒有農藥」和「有機」之間的關聯。

我剛剛才看到這一期天下雜誌的專題:
糧荒?科技大亨瘋植物工廠
前幾天還剛好就有一個朋友跟我提過類似的東西:
http://www.pacific-group.com.tw/
http://uni967.blogspot.tw/2011/04/blog-post_1760.html
類似的討論,我也在一次吃飯場合中聽見某個清大理工背景的教授說過。
總而言之,就是使用科技控制各種環境變項,使得植物能達成最有效率的生長。

我承認,這不是我很喜歡的概念。

但撇除我的喜好,現在的問題是,這種蔬菜是不是「有機」的蔬菜呢?
這種不使用農藥的蔬菜,和田裡種出來的蔬菜,有什麼差別呢?

換言之,我只是想指出,關於「有機蔬菜」,不能只關心「有沒有農藥」,
只關心這個問題會導致一些比較侷限的視野,
至少已經可以看見三種,一種就是這種科技化的種菜風潮。
和這個類似的,是工業化的有機農業。
另一類討論,則是會一直強調,
「台灣的土壤早就都被污染了,根本不可能有『有機』」

不過,總之這大概都可以說是不同的理念,我也還需要對它們更多的瞭解才行。

而且關於什麼是好的種植方式,真的有很多更細緻細微的討論,
這些都牽涉到種種不同的栽種理念。
例如有人很強調「太陽」的重要,反對搭溫室種蔬菜,
也有人不使用性費洛蒙抓蟲,傾向用別的方式處理蟲害問題。
這些都只是我淺薄所知的一點例子。


5.
還有很多值得關心的,我其實也沒有資格再多說什麼。
只能推薦這個網站:http://www.newsmarket.com.tw/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單國璽樞機主教的文章


掏空自己 返老還童 登峰聖山

耶穌會在培育自己的會士以及聖職人員方面素負盛名。藉著聖依納爵的神操和經驗豐富的神師,不但給受培育者奠下堅強的神修基礎,而且在 服裝儀容以及待人接物處世的禮儀和態度等細節都非常注意。加入耶穌會將近70年,聖依納爵神修的大原則和精神以及待人接物和處世的禮儀態度等細節已漸漸和我的日常生活整合,並且已漸漸形成一種意識:自己既是會士又是聖職人員,對外則代表 耶穌會和教會,對內則負有牧靈及領導教友福傳的責任。靈修培育、品格修養、責任感、榮譽意識、學問的追求、做事的認真、重視效率等,甚至整個人生的目的,按照聖依納爵的原則,都是為「愈顯主榮」和「拯救更多人靈」。這些都是「愈顯主榮」和使人接近天主的工具及墊腳石。但是脆弱的人性有時讓人忘記真正目的,而將達成目的工具當作目的追求,以增加自己的聲譽、權威,受到別人的敬重。如果這樣質變,這些工具不但不能引人達到「愈顯主榮」目的,而且變成了接近天主以及和十字架上「掏空自己」的耶穌結合為一的絆腳石。
加入耶穌會將近70年,每日祈禱、行神業,尤其晉鐸後,每日舉行感恩祭,感覺和天主相當接近。但是和胸膛被長槍打開,「掏空自己」(斐理伯書第2章第7節),赤身露體,一絲不掛地懸在十字上垂死的耶穌,卻有一段距離。我只能站在距離祂三個台階的地方,哀傷地觀望祂,卻無法上到山頂祂的十字架傍陪伴祂。在日常祈禱中,尤其在每年的避靜中,多次反省檢討。但是找不出真正的原因。感謝天主給我一個好機會。最近一個月,因治療宿疾,必須住院。住院期間有充足時間祈禱和反省上述問題。在祈禱時,「掏空自己」、胸膛敞開,一絲不掛,赤身露體懸在十字架上垂死耶穌的形像時常出現。同時也有聲音說:「掏空自己,就能登上加爾瓦略山頂,和掏空自己的耶穌接近,並且和祂共融結合為一。」
上述的異象和聲音使我恍然大悟:原來我穿戴的服飾太多太重;耶穌會先賢所創造的偉業和榮譽、聖職人員的道袍、主教的權戒高冠、樞機的紅袍禮服等,將我整個人包裝得一層又一層,以致使我失去了原形。並且這些服飾已和我的日常生活整合,將其脫去,談何容易。人做不到的,天主做得到。最後只有求天主伸出強有力的援手為我脫下這些沈重的服飾。天主略施小技,和我開了幾個玩笑,捉弄我一下,讓我出了幾次醜,就把我的問題徹底解決了。前三次醜事記憶猶新,分別記述如下。6月底,因肺部積水住進高雄聖功醫院。次日,醫生讓我吃了一種強烈的利尿劑,以便將肺部積水排出。我毫不知情,否則我可以換一下做彌撒的時間。正在舉行聖祭時藥性發作。開始我強忍,讀經後褲子已尿溼一半,不得不去洗手間,去時地板上也撒滿尿水。這是晉鐸57年來,在舉行彌撒時第1次發生這樣的糗事,使我的尊嚴和顏面盡失,在修女和醫護人員面前,真感到無地自容。這是天主治療我虛榮心的開始。
2次出醜是由高雄轉到台北耕莘醫院後發生的。因為兩天沒有大便,醫生讓我吃一些瀉藥。當天半夜,藥性發作,便叫醒熟睡中的男看護攙扶我去入廁。剛進入化粧室,還未到馬桶前,糞便不自禁地撒在地板上。男看護不小心踏上一堆糞便。半醒的他滿腹不高興,一邊用水沖自己的拖鞋和地板上的糞便,一邊嘟嚷了許多我聽不懂的話。最後他將我弄髒的睡衣脫下,讓我赤裸裸地坐在馬桶上,用水沖洗我兩腿上的糞便,同時如同大人訓斥小孩子一樣,教訓我這個九旬老翁:「離馬桶兩三步,你都忍不住!給我添這麼多麻煩!以後再有同樣情況,要早一點告訴我,幫你早一點下床入廁!……」這時我感覺自己好似剛滿週歲的小孩子,無言以對。他的每句話猶如利刃,將我90年養成的自尊、維護的榮譽、頭銜、地位、權威、尊嚴等一層層地剝掉了。清洗完備,他攙扶我躺在床上之後,他自己很快呼呼入睡。我卻非常清醒,有脫胎換骨的輕鬆感。現在胸腔被打開,「被掏空」、赤裸裸懸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又在我腦海中出現,向我微笑,示意和祂接近。我這時感覺自己身輕猶如一隻小袋鼠,一躍便跳到聖山頂十字架下。再一躍,兩隻前掌已爬到耶穌雙足上。這時仰首看到耶穌還在微笑,並將肋膀聖傷打開,示意叫我跳進去。小袋鼠再一跳,便進入了耶穌洞開的心房中,猶如回到母袋中一樣。感覺在這裏最安全,最溫暖,完全被耶穌的無限大愛所包圍,感到無限的滿足與幸福。這時,我的理智雖然清醒,但是我也分不清自己是在祈禱或是在做夢。次日早晨那位男看護還是畢恭畢敬地照顧我,好似不知夜間那件不愉快的事。感謝天主利用那位男看護不但治癒了我心靈的宿疾,使我煥然一新,恢復了兒童的純樸、天真、謙卑……,而且也治療了從小養成的羞怯,絕對不要人看到自己赤身一絲不掛。自從那夜被脫去睡衣沖洗糞便以來,這種羞怯已完全消失。現在我纔真正了解耶穌所說的: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瑪竇福音》第18章第3節)的意義。
3次出醜是兩個星期前。那時我剛住進耶穌會的頤福園內。因為腳水腫,早飯後,醫護人員在我不知情下,讓我吃一種強烈的排尿劑。但是那一天上午930分我必須去耕莘醫院接受放射性治療。一個排尿器具都沒有準備。在去醫院的途中藥性發作,強忍了10分鐘,但終於不能再忍下去,便尿溼了半條褲子和輪椅上的坐墊。到了醫院後又要排隊入廁時,又有尿液排出,褲子更溼。就這樣上了腫瘤科放射台,醫護和技術人員看得很清楚,這時的我,連最後的一點尊嚴也喪失了。其實九旬病翁一生所累積的榮譽、頭銜、地位、權威、尊重、敬愛等,對於牧靈、福傳、拯救人靈、愈顯主榮,雖然有了不少助益,但是有時,至少在下意識裡,讓他自滿,洋洋得意,有時甚至成了他追求的目標。如此,這些「愈顯主榮」的墊腳石,反而成了他親近「掏空自己」一絲不掛懸在十字架之耶穌的絆腳石。
感謝仁慈天父用大能強力的手,將我從靈修途中的泥淖中拉出,並將絆腳石為我變成墊腳石。感謝「掏空自己」的天主聖子收納我,容許我和祂親密接近結合,甚至讓我猶如小袋鼠一樣,隨時可以鑽入祂肋膀的聖傷內。感謝天主聖神用強烈的勁風,摧枯拉朽,將我這棵老樹枯枝上所留下幾片阻礙我和「掏空自己」之殘葉吹得淨盡,連從小養成的羞怯及矜持自尊的性格也吹得無踪無影,使我煥然一新,返老還童。
上述的親身經驗,使我領悟到靈修生活中三項重要事實:(一)如願和「掏空自己」或「使自己空虛」”HE EMPTIED HIMSELF(《斐理伯書》第 2章第7節),一絲不掛,懸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親密接近,結合為一,就必須仰賴天主助佑先「掏空自己」。(二)慈愛的天主有時也給人開玩笑,讓人出幾次醜,就能治癒心靈的宿疾,清除靈修途中的障礙及絆腳石,甚至改變人自小養成不利靈修的積習。(三)返老還童,讓身患絕症的九旬老翁,在數天內回歸兒童時的純樸天真無邪,掃除多年積累不利靈修的習性。這事為人是不可能的,但為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瑪竇福音》第19章第 26節)。耶穌所說的:你們若不變成如同小孩子一樣,你們決不能進入天國(《瑪竇福音》第18章第3節),確實是靈修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條件。        
           2012731日 聖依納爵慶節 完稿於頤福園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動物用的抗生素


昨天,美國的 NYTimes 有一則新聞:
Farm Use of Antibiotics Defies Scrutiny
這則新聞裡面有一些有趣的訊息,大概的故事是這樣:

1.
A ferocious germ resistant to many types of antibiotics had increased tenfold on chicken breasts, the most commonly eaten meat on the nation’s dinner tables.
based on samples from just 171 breasts, an infinitesimal fraction of the more than eight billion birds raised and sold as 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 year.

雞胸肉裡的細菌有抗藥性,這個狀況在今年增加了十倍。
文章裡沒說,「十倍」是和哪時候相比。
不過,這個數據只來自 171 個樣本,但美國人一年吃了 80 億隻禽類(birds),
所以可信度不高。

2.
“The single biggest problem we face in infectious disease today is the rapid growth of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Human use contributes to that, but use in animals clearly has a part too.”

difficult to document the precis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utine antibiotic use in animals and antibiotic-resistant infections in people

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其實是有關人體的健康。
文章引用的說法指出,在美國面對的最嚴重的傳染病,
其實是「抗藥性的快速增長」。
同時,這個說法也認為,雖然人們對抗生素的使用讓這個現象增加,
但是,動物使用的抗生素必然有造成某些影響。

不過,如同文章中強調的,
還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把「動物使用的抗生素」和「人體的抗藥性」連結起來。

也就是說,有些人會擔心,我們吃了注射抗生素的肉類,
會不會因此造成人體產生一些抗藥性,以致於生病時變的難以治療。
但這個問題還沒有科學上的答案。

3.
The scale of the problem became clear in 2010 when the F.D.A. began publishing total pharmaceutical company sales of antibiotics for use in animals rais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It turned out that 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antibiotics produced went to animals, not people.

Eighty percent of the antibiotics sold in the United States goes to chicken, pigs, cows and other animals that people eat, yet producers of meat and poultry are not required to report how they use the drugs.

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一直沒辦法被正確評估,
因為對於動物使用的抗生素沒什麼具體數據。

一直到 2010 年,美國政府才透過藥商的資料,
獲得了「sales of antibiotics for use in animals raised for human consumption」的數據,
就是「養來給人類吃的動物所使用的抗生素的銷售紀錄」。

這個數據乍看之下的確蠻嚇人的,
在美國,包括人體或其他所有方面使用的抗生素中,有百分之八十是給這些動物用去了。
當然,對某些人來說,這代表的是,這百分之八十的抗生素最終就是到了人體身上,
但問題可能沒辦法那麼化約。

文章中就提到,除了銷售紀錄,美國政府其實不知道,這些抗生素到底怎麼使用。
搞不好都被丟掉了啊,或者都被農場主人吃掉啦,或者有其他用途也不一定。

而且,百分之八十這個數字,因為沒有其他相對照的數據,
看起來很可怕,但其實不能真的代表什麼。

當然,這的確代表,畜牧產業消耗的資源又多了一種,
如果都不要養這些給人類吃的動物,就少了百分之八十的抗生素消耗,
從比例上來說,無論如何是蠻可觀的。

4.
“It’s like facing off against a major public health crisis with one hand tied behind our backs,”

Another problem is that regulatory responsibility is fractured. The F.D.A. regulates drugs, but agriculture is the purview of the federal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lso has a role.

the plan to require animal producers to get prescriptions for certain antibiotics “an important shift.”

文章中提到政府的無能。用了一些描述,也提到權責分散的問題。
最後則指出,目前最重要的、已經在推動的下一步計畫,
就是要求農場在購買一些抗生素之前,必須經過獸醫師的處方。
我想,這可能有一些作用,但也可能則是製造另一個更龐大的共犯結構。

不要忘記,如果百分之八十的抗生素是賣給了畜牧業,
那畜牧業應該至少是藥廠的重要金主,
如果這兩個龐然大物早已結合在一起,恩......。


5.
in July the National Pork Producers Council argued that its members should not be required to report on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for their animals because it would add complexity.

In 1977, the F.D.A.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begin banning some agricultural uses of antibiotics. The House and 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s — dominated by agricultural interests — passed resolutions against any such bans, and the agency retreated.

真的不能忘記肉品工業的力量。文章提到,牛肉的組織不想提供處方報告。
也提到 1977 年的一個政策,因為農牧業的利益而被阻擋。

如果讀一些過去的歷史研究,這種例子其實太多,
應該說,我們(不是我,是生活在美國的人,還有要吃美國肉的人)早就應該直接「預設」,
所有營養衛生健康等等相關政策中,這些利益團體一定一定一定都會參一腳,
畢竟,站在他們的立場來看,這也是他們的「職責所在」吧。

附註:Huffington Post 直接轉引了 NYTimes 的這篇新聞,
然後下了一個新標題:Use Of Antibiotics In Animals Raised For Food Defies Scrutiny

----------------------------------------

這只是一則新聞,其實不能代表什麼。

不過前幾天,才出現另外兩個相關的、引起更多注意的新聞,
這些新聞來自兩個研究。

一個是:嬰兒太早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肥胖。
另一個是:畜牧業使用的抗生素會導致人體肥胖。

根據這個報導,這兩個研究是來自同一群NYU的學者,
主要的研究者應該是他,Martin J. Blaser

我還沒有看過兩個研究的原文,原文在這裡:
Infant antibiotic exposures and early-life body mass
Antibiotics in early life alter the murine colonic microbiome and adiposity

Martin J. Blaser 的實驗室網頁,裡面也有一些資訊:
http://www.med.nyu.edu/medicine/labs/blaserlab/index.html


----------------------------------------

最終,我好像應該思考一下台灣的現況,
不過我對台灣的現況其實瞭解不多,
再繼續看看吧。

----------------------------------------

我終於知道那篇新聞哪裡奇怪了,
因為在文章裡找不到數據的出處,
這種電子版本的文章,應該都會附上數據的出處才對。

所以找了一些補充資料,不過那個「十倍」抗藥性的數據也不知道在哪裡,
而且這個議題已經遠超過我能夠掌握的了。

2010 年的新聞:Animals Consume Lion's Share of Antibiotics
2011 年的新聞:Most U.S. Antibiotics Go to Animal Agriculture

FDA 的數據:Animal Drug User Fee Act (ADUFA)
相關新聞:FDA may gather more antimicrobial data

Animal Drug User Fee Act 應該是最新的發展,不過先留著,以後又再遇到再說吧。

哈~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some issues about technology


Online / Offline


Lift App Reveals The Things We All Do Badly (For A Change)

Turn Off the Phone (and the Tension)

The End of the Offline World as We Know It?

The IRL Fetish




Networks of Future


Human hotspots – wireless for your body

歐洲行,第四天,Heidelberg -- Thun


我決定要改變紀錄的順序,因為我猜想,我大概沒辦法完成全部的紀錄了,
所以應該還是要從比較重要的日子紀錄起才對。

最重要的日子當然是婚禮和婚禮之後的歡樂行。

老實講,我不認為我應該用文字將婚禮記錄下來,
因為不管怎樣的描寫,大概都無法真實呈現出那一天的夢幻氣氛,
不過,有鑑於我的記憶力真的是越來越差,
留下一些「關鍵場景」,或許在日後真的可以幫助我回想那天的場景和感覺。

在進入婚禮的描寫之前,整個故事一定要從 8/7 說起,
那一天是我們三個人抵達 Thun 的日子,也是我到歐洲之後經歷的最大挫敗。

-------------------

8/6 晚上,我們是住在 Heidelberg 的一個青年旅社,
8/7 一早,大概六點多一些,我就起床把前一晚吃剩的義大利麵吃完,
義大利麵是失敗之作,不過也是我在歐洲行中唯一一次有機會自己煮食物,
回想起來,其實還是很感動,
而且下次如果再去歐洲,我一定要多找可以自己煮飯的青年旅社,
因為自己煮真的省非常非常多。
關於採買和煮飯的經過,還有住在這家 Hostel 的心得,
就等到 8/6 的紀錄再說吧。

總之,吃完義大利麵之後,我就留在餐廳裡讀 paper,
一些我帶到歐洲去、為了修改論文而閱讀的期刊文章。
有一些住在 Hostel 當中的旅客也很早起,來來往往,
見到面就點個頭打著招呼。
後來 Piers 和 ChunTe 起床,就和前一天一樣,
去用了 Hostel 的早餐。

Hostel 的早餐是一個人 3 歐元,我那時候其實覺得很貴,
然後再想到最後幾天在 Paris 飯店的 14 歐元早餐,
對整個行程之中的轉變,其實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荒謬之感。

-------------------------

從 Heidelberg 到 Thun 的交通,我們討論了好幾次才確定。

原先的計畫是要用 Baden-Württemberg-Ticket 從 Heidelberg 到 Basel,
這是 Baden-Württemberg 的邦票,價錢很便宜,
一個人 21 歐元,三個人則是一共 29 元,
可以在一天以內免費搭乘邦內的火車,
但是用這種邦票只能搭區域列車,所以不能搭比較快的 ICE、IC、EC 等等,
這樣光是從 Heidelberg 到 Basel 就會花四個多小時。

不過如果是時間比較短的車價錢又貴上許多,
一個人要超過 50 歐元,三個人就是 160 歐元以上,
和 29 歐元相比實在差異很大。

所以基本上真的就是時間和經費的抉擇。

最終我們是選擇搭比較快的列車,早一點到 Thun。

這裡還牽涉到另一個考量,
因為在德國國鐵 DB bahn 網站上直接查 Heidelberg HBF(Hauptbahnhof / 中央火車站)
到 Thun 的票價是 95 歐元左右,
也就是說,從 Basel 到 Thun 的票價要約 40 歐元,
但是在瑞士國鐵 SBB 網站上查到的價錢是 25 瑞士法郎,也就是大概 21 歐元。

當時我猜測,應該是要到了瑞士火車站買車票,就可以買到便宜一點的車票。
於是我想說,那就先買從 Heidelberg 到 Basel Bad Bf 的車票,
Basel 有兩個車站,Basel Bad Bf 是瑞士和德國的交界,
也是地圖上 Baden-Württemberg-Ticket 可以使用的邊界。
我想說到了那裡再買到 Thun 的車票,應該就會比較便宜吧?

於是我犯了兩個錯誤。
第一個是,直到了 Basel Bad Bf,我們才發現,經營車站的居然是 DB Bahn,
我們找不到任何 SBB 的窗口,自動購票機也都是 DB Bahn 的系統。
第二個是,後來即使我們想辦法到了 Basel SBB,
我們在 SBB 購票系統上買到的仍然是比較貴的車票,
從 Basel SBB 到 Thun,一個人要 47 瑞士法郎,也就是 40 歐元左右,
和 DB bahn 上查到的價錢就差不多了。

最終,我們總共買了四種票:
1. Heidelberg Hbf -- Mannhein Hbf 的 S-bahn 90分鐘單程票,4.9 歐元 / 1 人。
2. Mannheim Hbf -- Basel Bad Bf 的 IC 車票,153 歐元 / 3 人。
3. Basel Bad Bf -- Basel SBB 的輕軌電車單程車票,3.4 瑞士法郎 / 1 人。
4. Basel SBB -- Thun 的 IC 火車票,47 瑞士法郎 / 1人。

----------------------------

於是,早上八點多,我們整理完畢,就拖著行李展開行動。

再說個題外話,我的同伴正在樓上餐廳用早餐時,
我在 Hostel 的客廳遇見四個女生,他們也是來自台灣,
當天也要 checkout,但我忘了他們要往哪裡去。
我想這個 Hostel 應該有不少台灣人住過,
因為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不少中文評價。

已經忘了我們是搭幾點的車到 Mannheim,
但車票上顯示,我們是早上 8 點 55 分買的票。
只記得買票時也遇到一些挫折,
因為當時我們不知道 S-Bahn 的單程票其實不能買確切班次,
就是買了票,然後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使用,
應該是花了一陣子才搞清楚這件事。

在 Heidelberg 等車時,我們在車站逛了一下,
根據我寫的支出紀錄,我應該買了明信片和郵票,
但已經想不起來,我是哪時候寫了明信片又寄出去了....
現在還有印象的,是我買了一本德文雜誌,Philosophie,
因為這一期的專題就是 Karl Marx,雖然完全看不懂,
但不小心手滑就買啦~只能說,我對買書的克制力實在太低。
而且這本雜誌就放在書店中明顯的雜誌區,
還有許多其他科學類的雜誌也放在一起,
我也希望台灣書店裡有一天也能有這麼多特別的雜誌。

已經忘了到達每個車站的確切時間,
只知道下午一點多,我們抵達 Basel Bad Bf,
然後四點多一些抵達 Thun,
途中,如同上面提及的,在 Basel Bad Bf 遇到麻煩,找不到 SBB 的買票處,
我們猜想,可能到了 Basel SBB 就可以買到便宜的火車票,
於是我們問了 DB Bahn 的售票員,要買到 Basel SBB 的票,
售票的小姐非常好心,她告訴我們抵達 Basel SBB 最好的方式是搭輕軌電車,
然後也跟我們說,要到哪裡去買車票、搭幾號車。

這一路上,我只記得我還陷在昂貴票價和誤判情勢的挫折中,
還好 ChunTe 一直努力到處詢問,我們才得以克服困難,
順利到達 Basel SBB,雖然到了那裡才發現買不到便宜車票,
不過還是只得買了貴的車票,往 Thun 去。
至今我仍然不是很瞭解,為什麼網路上的票價在車站裡不存在呢?
或許是在網路上訂購才有那樣的價錢吧?但這似乎不太對勁呀?

我們抵達 Thun ,換了好幾個櫃台、排了一陣子的隊,然後買到了 Swiss Pass,
接著,我們先找到一個醒目的 "Thun"字樣,
請一個年輕女士幫我們用拍立得一起合照,還包括我們三個的行李喔,
這是我們準備給 Mochi 的紀念之一。

之後,我們開始看地圖找旅館。
找了好一陣子,繞了一圈路,才發現正確的路,
然後又走了蠻長一段路,中間走過頭,又再走回來,
終於來到一個看起來很不像旅館的旅館。

這時候不得不提一下我大妹借我的 RIMOWA 行李箱,
在歐洲這二十一天裡,常常都有這種拖著行李、然後長路漫漫的場景,
有時候在柏油路,有時候在人行道,但也有在紅磚路、草地或碎石地,
(看到這裡,她應該要變臉加心疼了...)
然而這個行李箱的四個輪子真的很大又很穩,我都可以一直玩 360 度旋轉,
當然,缺點就是真的很滑,常常不小心就自己滑走了.......

喔,我其實不知道這是有名的行李箱,
直到 Piers 跟我提起,我才知道這個行李箱的來頭,
(還好我沒有虧待它,我有帶它一起乘坐 Bernina Express 喔,它也看到風景啦~)
總之,如果少了這個行李箱,這趟旅程應該會辛苦非常多。

----------------------

言歸正傳,當我們終於在景色怡人的漫漫長路中途,找到這家 Guesthouse Perle,
真的是十分高興,但是老實講,我的心裡也是緊張萬分,
因為不知道到底裡面長的怎麼樣,畢竟是要住三個晚上、而且又不便宜的地方呀!
(這種心態到了旅程後期真的改變很多,已經開始有一種處變不驚的淡然。)

迎接我們的是一位中年女士,她努力用夾雜著德文的英文說著:她不會說英文。
不過她說,待會就會有一個會說英文的人回來,
於是我們就先去我們的房間安頓一下,這時候,大概是下午五點多了吧.....
經過大概九個小時的移動,包含了四種交通工具和最後半個小時的步行,
我必須要說,當時的士氣真的蠻低落的。
(而且我們在路途中好像一直抱怨著瑞士的什麼來著,
應該是一種很典型但有效的苦中作樂,不過我現在怎麼都忘了是聊到什麼咧?)

總之呢,我說的這一切,只是為了強調我們看見房間之後的心情轉折,
因為房間、洗手間甚至餐廳都佈置地相當精緻,
就是一種極為 "cozy" 的氛圍,我也忍不住拿出我的數位相機來拍了幾張。
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因為這個 B&B,終於扭轉、掃除了我們一整天的疲憊和挫折感。

房間其實不大,尤其加了一張單人床之後,更顯得擁擠,
但是有很多精緻的小細節,讓人感受到主人的用心,
例如房間上掛的畫、枕頭上的歡迎小卡、整個房間的色調、櫃子上的擺設,
浴室也很別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幾卷疊在一起的衛生紙上插著一朵玫瑰花。

在沒有圖片為證的情況下,我只能引用朋友的話來凸顯這個地方的特殊,
我已經忘了是 Piers 還是 ChunTe 這麼說,(應該是 ChunTe)
「絕不能讓我女朋友看到這裡的照片,不然她一定會生氣我沒帶她來。」
(類似這樣的話啦,精確的字我已經忘記了。)

關於找到這個 Guesthouse Perle 的過程,其實也是另一個值得描述的有趣故事,
不過再寫下去就篇幅太長了,下次再另外紀錄。

-----------------------

我們稍微安頓一下,然後就遇到會說英文的另一位老闆,
這是一個人很好的中年大叔,他還在廚房一邊哼歌一邊煮飯。
我們跟他提到,隔天一大早就要去搭火車,
於是他也很好心地說要提早幫我們準備早餐,
回頭想想,這真的是很好的事,因為在外面找食物真的很困難,
能夠飽食一頓之後再上路(!),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啊!

歐洲夏天的太陽真的太辛苦,八九點都還沒下班,
不過我們也因此多了非常多在外面閒晃的時間。
我們於是在下午六點多前往 Thun 的市區,
一方面,這可能是我們唯一可以逛一逛 Thun 的時間,
另一方面,當然也為了覓食。

事實上,根據我的支出紀錄,我的中餐應該是買了兩個麵包充飢,
但我已經忘了是在哪裡買,買的又是什麼口味了,
晚餐我倒是還有點印象,應該是一個法國麵包、一大個結球萵苣和充作沙拉醬的草莓優格。

我的晚餐很晚吃。
我們是先到整個 Thun 市區裡晃了非常大一圈,一邊逛,一邊物色餐廳。
必須記得,那時候我們剛從德國來到瑞士,
對於瑞士的物價還處於驚嚇階段,於是沒有一家餐廳是進得了門的,
但也因為這樣,(確實,我想這是重要原因,)
我們幾乎快把 Thun 市區都逛完了:我們從一個摩天輪的一邊經過,
然後很久之後,我們發現我們在它的遙遠的另一邊。

最後,在山窮水沒之時,我們看見了一家「麥當勞」,
Piers 和 ChunTe 立即決定要吃麥當勞。
當然,這裡的麥當勞也很貴,一個餐要 12 瑞士法郎,
我還記得在麥當勞裡他們一邊算著比台灣美國的麥當勞貴多少,
我還分享了「大麥克指數」,然後一邊想著,這個指數果然是有點原因的!

喔,我們三個人還因為這個麥當勞,
還有其他城市的其他麥當勞,歸納出一個重要的結論,
就是說呢,麥當勞的位置總是非常巧妙,
當旅客感到走投無路、不知道要吃什麼時,
就會剛好看見麥當勞,於是在這種脆弱的心理狀態下,
麥當勞就會成為想當然爾的選擇了。
第一個例子應該是 8/4 的 Strasbourg,不過有機會再說。

-----------------------

我不應該一直只提瑞士的高物價,雖然這是我們對瑞士的重要印象。
在結束對於我的晚餐的描述後,我會好好提一下我看見的風土民情。

吃完麥當勞之後,大概快要八點鐘,
於是我們匆匆往回走,因為車站對面有一家超市八點關門,
這是我預定的晚餐所在。

如前所說,我買了麵包、萵苣和優格,
後來我就坐在河岸旁把麵包吃了,然後把萵苣和優格留著回到 B&B 才享用,
優格沾萵苣其實蠻可口的,ChunTe 也有享用了一些。

我的晚餐總共則花了 3.6 瑞士法郎,算是蠻節省的一餐。

-----------------------

我們一路從 Heidelberg 往下到 Basel 時,
即使很想睡覺,我還是一直很認真看著窗外,想說一定要看出點名堂來,
雖然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看出什麼。

不過總計呢,我看見一匹在樹下打滾的馬、好幾群牛、一批奔跑的羊、院子裡的雞群等,
當然還有很多原野,很多森林,一些荒廢的工廠,一小撮一小撮的村莊,
其實結論就是,不認識的事物,看多了也不會真的認識。
尤其這些自然景觀,原先就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除了美麗、漂亮之外,
其實好像也沒有很多形容詞了。

當然,等到了旅程後期,因為看見太多不同的風景,
慢慢有一些不同的感觸和想法,不過那都是後來的事了~

我還記得,當我看著火車窗外呼嘯而過的動物們,(當然是我呼嘯而過)
我想到的其實是台灣的動物。
我想說,如果每個人願意花同樣的錢但少吃一些肉,
那就可以讓那些要被吃的動物,至少在生長期間有多一些活動的空間,
吃好一點的食物,活的舒服一些,這樣,應該是比較好的事情吧......

--------------------------

我們在 Thun 閒逛了很久,當時,街上的人不多,而且許多店都打烊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懸在馬路上方的三面旗子,分別代表國家、邦和城鎮,
我覺得瑞士人蠻愛掛旗子的,而且一定要三種旗子一起掛。

不過,這是我第一次把瑞士和我在書上所看見的相互印證,所以也覺得蠻開心的。

另一個可以相互印證的是「軍人」,
我們在麥當勞時就看見好幾個軍人,這是我在歐洲第一次看到軍人,
到了湖旁邊的草地上,也可以看見軍人及其愛人。
這讓我感到開心,因為書上說瑞士傳統上是一個「尚武」的國家。
這是有趣的話題,不過還是不要扯遠了。

Thun 的市中心不大,旁邊應該是 Thunsee 的支流,
很酷的是,有兩個私人的島就在湖中央,看介紹好像是以前一個劇作家的子孫所有。
我們還親眼看著一個人開著車從島上出來,穿過鐵橋到達這邊的陸地,
然後他的車突然停下來,他下了車,回去把大門關下。

我們看著突然就覺得有點遜了,怎麼不是一個電動門之類的呢。

於是我們開始慫恿「型男大牙醫」 Piers 先生來這裡置產,
我說我可以來當他的廚師或者照顧花園的工人,但是他們一致不同意讓我當廚師,
ChunTe 則說他可以來這裡當鐵工。

我們都幻想地不亦樂乎。

我已經不記得哪時候回 B&B 的,
只記得後來我們的話題都集中在一件事上,
就是到底什麼是 "business casual"?

我知道這個討論看來很白痴,但我們都很認真,回去之後還開始試穿衣服!
這一切都是為了參加隔天的公民結婚。

那就把這個故事留給隔天的紀錄說吧.....


------------------------


還是來個照片吧。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歐洲行,第 21 天,Paris -- Taipei


8/24,在 Paris 的最後一天,
雖然是中午過後的飛機,但因為 Piers 需要退稅,
所以我們還是早早起床,決定早些前往機場。

吃過旅館的早餐,再收拾一下,
我們大約八點半出發,先搭 Metro Line 6 再接 RER B3,
這樣就可以直接抵達我們的終點 ─ CDG 機場的 Terminal 2。
從我們旅館附近的 Metro 站到 CDG 機場需要 9.45 歐元,
這個價錢應該會因為所在 Metro 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不過從 Opera 站出發的 RoissyBus 需要 10 歐元,
所以搭 RER 對我們來說是最划算的。

等到換車準備上 RER,我才發現一個之前沒考量到的因素,
我們出門的時間,恰好也是巴黎人上班的時間,
RER 的設計又和一般 Metro 沒什麼不同,
所以拉著行李的我們在擁擠的車廂內就變的十分侷促,
而且可以想見,拉著大行李箱的不會只有我們,
因此這種擁擠的場景一直要到出了巴黎市區才漸漸紓解,
這其實也沒有什麼,但我只是覺得,
減少這種需要在擁擠場所兼顧兩個行李的場合,
應該也是減少被扒手下手的可能性吧。

到了 CDG 機場的 T2,大大的電子螢幕上還沒有顯示我們的班機,
所以也沒辦法確定要到 T2 A~G 的哪一區去。
CDG 機場真的是驚人地大,處處都有軌道車接駁,
但也讓我們不敢隨意亂猜亂走,一不小心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幸好,服務處人員迅速解答了我們的問題,
我們就放心往 T2E 去,這也是我們降落在 CDG 機場的位置。

我真的認為,到歐洲的重要心得之一就是,
不管是在哪裡,只要有不確定之處,
直接詢問服務人員,真的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都因此獲得比原先預期還多的資訊,
有時候還得以更正原先錯誤的想法。

我們到了 T2E,因為 Piers 決定把要退稅的商品都用手提著,
所以我們可以先 Check-in,再去退稅。
那時候大概早上快十點,退稅櫃台已經大排長龍,
乍看之下只能說是一團混亂。

我們很快就完成 Check-in,
Check-in 的方式和台灣不相同,
不是按照航空公司區分櫃台,
而是一整個區域的乘客一起排隊 Check-in,
所以最終是一位法國航空的服務人員幫我們辦理 Check-in。
我的行李是 20.8 公斤,比去的時候多了四公斤,
明明也沒買什麼,所以自己都不太知道為什麼。

Piers 有詢問,是否可以幫我們安排在救生門旁邊的位置,
服務人員說要幫我們試試看,不過沒有回答我們究竟有沒有成功。

Check-in 順利結束後,就要趕緊去退稅,
來歐洲之前就已經知道退稅的麻煩,
不過等到真的遇到了才知道狀況真的不少。

CDG 機場應該有很多個退稅的地方,
這個是 CDG 機場的地圖,有 PDF 和 flash 的版本:
http://www.aeroportsdeparis.fr/ADP/en-GB/Passagers/Access-maps-car-parks/Paris-CDG/maps/

我看了一下 T2E 的 flash 版本,的確和我那天的感覺很接近,
裡面也有清楚列出 Tax Refund 的位置,不過現實中的機場大概大了非常多倍:
http://www.aeroportsdeparis.fr/ADP/Scripts/plans-interactifs/#/UK/CDG/T2E/T2E_D

看網路上的介紹,其實 T2E 是新整修完的,
所以增加很多商店和很多服務,但是好像也比其他登機區域都大。
總之呢,T2E 退稅的地方不會很難找,
因為總有很多人聚集在那裡不耐煩地排著隊或偶爾吵個架。

退稅分成兩個海關蓋章和退錢兩個關卡,
不知道是兩個關卡的效率差異很大還是工作份量差異很大,
給海關蓋章很快就可以完成,海關在窗口裡也不會探出頭來檢查商品,
因此雖然大家都推著大行李去排隊,但總是很快就蓋完章,
於是就給人一種退稅應該很快就完成的錯覺,殊不知退錢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因為我們知道要分成兩個關卡,所以一開始我就先去幫忙排下一個關卡的隊,
一開始排隊的時候,我就聽見前面中國旅客聊著,要排「三」個小時,
當時我和 Piers 當然都不太相信,尤其第一個關卡那麼快就完成。
不過隨著時間緩慢度過,其實我越來越相信這個說法,
尤其和中國旅行團一起排隊,似乎真的會有一些多餘的風險。

當時排隊的隊伍裡,其實有兩個中國的旅行團,
後來隊伍排著排著,後面那個旅行團,就開始質疑前面排隊的人怎麼越來越多,
也就是懷疑前面有人插隊,然後就快要吵起來,
中間也還有許多小插曲,包括退稅櫃台原先是兩個後來變一個,
現場服務人員也一度因為排隊的人太急於靠近櫃台而威脅要停止服務之類的,
不過不論如何,我們從不到十一點一直排隊到快要下午一點,
前面還有大約 20 個人,這兩個小時裡,我們應該算是前進了整個隊伍的三分之二。
所以,我後來覺得,三個小時的確是相當精確且有經驗的估計.......
順帶一提,排在我們前面的中國旅行團是下午四點的飛機,
不得不說,我們真的是錯估情勢了。
後來 Piers 只得改採信用卡退稅,把退稅單投進一個箱子裡,
希望四到六個星期後真的會有稅金退回帳戶。

我們錯估情勢的不只退稅,還有出境需要花費的時間。

我們開始登機的時間是 12 點 55 分,當時覺得排隊到一點鐘再出發去登機應該都來得及,
還好我閒著無聊想說先去探探路 (可想而知,機場對我來說有多大),
但當我見到出境的檢查站時,整個驚惶失措,心裡應該罵了不少髒話,
因為出境的檢查站也是大排長龍,滿滿都是人。
於是我趕緊跑回去通知 Piers,把退稅單投進信箱後,
就趕緊往出境的地方去。

整個出境的過程大概就是「等」和「趕」。
先在出境檢查的地方排隊,隨著蜿蜒曲折的隊伍前進,
順道欣賞那些勇於用各種方式插隊的人們。
還有一些人 (包括我們) 在機場服務人員靠近時就趕緊遞上登機證,
看能不能獲得他們的關愛 (也就是認為我們真的來不及),讓我們從另一個關卡出境。

不過看來不是只有我們錯估情勢,所以機場人員覺得我們的時間還夠,
當時大概是一點十分左右,距離飛機起飛還有半個小時。

相較於退稅時的舉步維艱,出境檢查的隊伍其實非常神速,
而且機場服務人員不斷加開新的檢查站,所以人潮和怒氣就消化地越來越快。
當我們快速通過檢查站,匆匆往前衝,我努力找著通往 M 區域的指示,
然後順著頭頂指標往左看,居然是一台即將行駛的「列車」,
我臉色再度大變,腳步繼續加快,然後順道大喊了 Piers 一聲,當時他正往 K 區域跑去,
我想直到我們跑上列車後,我心裡的髒話應當都沒有停過 .......

T2E 的登機區域有 K、L、M 三個,其實如果我先在網站上看了平面圖,
大概就不會出那麼大的紕漏,所以一部分真的也只能怪自己沒做好功課!
但總之,列車先到了 L 區域,然後再到 M 區域,
雖然我很驚嘆於法國軌道技術的普及,實在也沒必要因此就將區域分那麼開吧!

當我們終於抵達 M 區域,迎接我們的是我們之前記得但早已忘記的隨身行李檢查哨,
直到這裡,我居然 (居然!) 才想起,超過 100ml 的藥粧應當不能提上飛機吧!
於是提在我手上的 Piers 的藥粧們,就因此被扣留在 CDG 機場內了.......

但當時,我們其實沒有那麼心痛,(應該是 Piers 沒有那麼心痛)
因為我們心裡想的就是要趕上飛機,應該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了,
畢竟我們是準備了 21 天才等到這一天的呀!

喔,反正過了檢查站,我繼續狂奔上樓梯,然後穿過一整個嶄新的免稅商店大廳,
當時我應該只是一直咒罵大廳怎麼這麼長又那麼明亮,
狂奔又狼狽的我在大廳中央直穿而過實在太過顯目,
直到回台灣後,我才發現那是 CDG 機場引以為傲的新建設呀!

我們匆匆、匆匆上了飛機,檢查登機證的地勤人員倒是一點都不著急,
看來這種事他們已經見多了,而且我們的確也不是最後一個,
當我們在飛機上安頓完,我的斜前方座位才來了一個應該是中年法國婦女,
她非常非常喘,從她的動作也可以看出她的懊惱,
大概和我相同,都覺得自己怎麼會落到這個田地.....

------------------------

上了飛機後的一切,相較於之前的匆促,大概就只剩平淡和乏味,
到後來甚至變成了遲滯不前。

我們在上海轉機時,和去巴黎時相同,都遇到了飛機延遲,
而且這次更嚴重,換了兩個登機門,
我們從這一頭的登機門走到了遙遠的那一頭,
然後十二點四十分的飛機到了三點才正式起飛,
於是我們獲得了一個不好吃的便當作為補償,
但距離清晨六點半抵達上海,我們足足等了快九個小時。

相較於飛機的延遲,
機上的服務人員倒是非常好,
我因為忘了訂素食餐盒,請她看看有沒有多的,
她們雖然沒有多的素食餐盒,但似乎是用服務人員自己的食物,
幫我湊了兩餐素食餐點,不管餐點好不好吃,
她們的心意我是真的非常感謝。

另外,順帶一提,我們的確有坐到安全門旁的座位,
於是我又可以和機上的服務人員在起飛和降落時面對面。
不過雖然這個位置真的比較舒服,腳可以大肆舒展,(除了起飛和降落的時候)
但這次我也發現了兩個缺點,
一個當然是靠廁所很近,所以時常會有人在我面前踱步;
另一個則是,靠近安全門真的比較冷,冷空氣會透過門縫鑽進來。

漫長的飛行後,終於抵達上海。
在上海轉機時,我和 Piers 跑到一家咖啡店去吃東西,
我點了一個蔬菜泡菜拉麵和一壺茶,總共花了我 15 歐元,
相當相當昂貴。而且茶葉不好喝。
不過吃著麵條我們都很感動,Piers 說他終於吃到「食物」了!

-----------------------

在回台灣的路途上,除了感到現實的種種壓力,我其實沒有特別情緒,
只有在飛機上從空中看見台灣時,才感到有一絲感動,
另外還有的,大概就是走在機場裡準備入境時,嘴角不自覺地微笑吧。

兩個妹妹和 Bella 一起開車來接我們,這是我老早就寫信預定的「服務」,
可是我卻沒有帶任何禮物給她們,於是不免被她們抱怨了一番。

小妹說我很黑,而且盯著我看,然後說,怎麼黑的那麼不均勻,
後來歸咎原因,大概是因為我雖然一直戴了頂在 Venice 買的紳士帽,
但那個編織的帽子孔隙很大,所以其實陽光應該會穿過孔隙照在臉上,
於是就造就了那麼不均勻的黑啦~

-----------------------

算一算,從我們離開旅館出發前往機場,
一直到我抵達家裡,大概已經 28 個小時了,
真的是非常漫長的返家之旅。


Spoof reviews:BIC Cristal For Her Ball Pen


an ongoing example:
BIC Cristal For Her Ball Pen

------------------------


Definition of "Spoof reviews" on Wiki:

an famous example:

----------------------

昨天下午,一個朋友才告訴我這些有關一隻「女性專用筆」的有趣 review,
後來我發現這已經變成一個新聞,
今天早上,在 HuffPost Women 的電子報又看到這個新聞。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
我原先好奇的是,一個虛擬世界裡的一個網站裡的一個商品的一些評論,
怎麼變成一則新聞,後來又變成一群新聞。

當然,有些人認真在討論,這種為了特定性別的行銷方式代表的意涵。

也有一些有趣的新聞評論,
有些覺得網路上的胡亂評論是一種很惱人的網路攻擊,
但也有些報導覺得這根本也算是行銷的一部分。

接下來也可以看看,這個故事什麼時候會出現在台灣的新聞上。

-----------------------

我好奇的另一件事是,
美國媒體(以及其他英語世界的媒體)會怎麼報導這種網路世界裡發生的事情,
因為在台灣,我們也常常看見媒體報導網路事件,例如八卦版的某某討論,
但總會讓人覺得太隨便。

總之,就先再繼續觀察看看。



Quentin Hardy on Cloud Computing at NYTimes


我不認識這個人,不過他在 NYTimes 上寫了好幾篇有關 Cloud Computing 的文章。

最近寫了三篇文章,是有關 Amazon 的 Amazon Web Service。

透過文章裡的例子,可以比較具體看見究竟這些公司怎麼使用「雲端」。


Active in Cloud, Amazon Reshapes Computing

裡面提到一些使用 AWS 的公司,有些我也聽過,例如 Instagram 或 EdX。

我原先一直在想,這種服務和以前的虛擬主機有什麼不同,
一個不同可能真的就在於 computing power,
所以這種公司大多是 data-heavy start-ups。

不過他們也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務,例如一個電視公司請他們作 2000 份節目的複製檔,
據報導說,這比公司用自己的電腦做還要省錢。

所以對那些使用 AWS 的公司來說,
似乎主要是節省人力成本和一些設備成本等等。

看起來似乎比較可以想像,但又還沒有很能想像。

當然,這裡一定牽涉很多和隱私有關的問題,
不過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話說回來,身在台灣,我覺得我們對於隱私權其實沒有什麼很具體的概念,
常常只是變成一個朗朗上口的詞彙而已,
看看深入台灣各個角落的 Google 街景就可以知道。

喔,文章底下的讀者討論也很有趣,
有些 AWS 的使用者還現身說法,當然也不知道是真的還假的。


Cloud Computing for the Poorest Countries

這個報導提到一些在非洲使用 AWS 的公司,
主要的論點倒是相同,
就是覺得類似 AWS 這種提供 computing power 的服務,
會讓一些網路公司的成本降低,所以更有可能營運。

文章裡提到,在非洲很多人是用智慧型手機上這些網站,
他們使用的大多是 70 美元的華為手機。

不知道多久之前,我在商業週刊看過有關華為的報導,
這是一家中國的公司,似乎崛起相當迅速,
我也曾在光華商場看過他們的路由器。
上次見到他們的新聞,是有關網路安全的問題。

           -----------------------------
                Update: a article about cheap smartphones
                The China-U.S. Smartphone Gap Grows Larger
                中國廠商攪亂智慧手機2強格局   
           -----------------------------              


Job Openings at Amazon Web Services Reveal Its Future

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 amazon AWS 的擴張和未來營運策略等等。


這個作者還有許多其他關於 Cloud 的文章,
有些在 Bits 這個 Nytimes 上的專欄,
也有一些是一般性報導,

不過 NYTimes 真的越來越不討人喜歡,
不管是上面會移動的廣告或者每個月的閱讀限制。

相較之下,Huffington Post 真的比較有趣。

-----------------

Huffington Post 的崛起真的蠻特殊的,
不過我還沒有深入瞭解。

他們剛剛發布了一個有趣的新功能,HuffPost Highlights,創辦人有做了一個介紹

對我來說,大概就是 Google news 關鍵字的變形加強版,
在概念上,其實很吸引我。

另外,Huffington Post 有一個針對美國總統大選的專題: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news/shadow-conventions-2012
HuffPost Live is bringing you Shadow Conventions 2012 with the goal of sparking a national conversation on three issues that neither party is seriously addressing: the corrupting influence of money on our politics, the persistence of poverty in America, and the disastrous war on drugs.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其實沒有關心美國的總統大選,
我還找不到具體的動機去關心。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新聞閱讀


我們腦袋裡的世界,似乎真的有一大半來自各式各樣的媒體,
不管我們贊成或反對、討論批評或譏笑,
我們常常就圍繞著許多媒體傳遞的故事打轉。

網路新聞其實有很多有趣的現象,
人們早已不把新聞當成「新聞」,
我們看見一則新聞,關心的不僅是它傳達了什麼,
我們也評論、並且試著問,它是為了什麼動機或目的而說了這些,
因此,Yahoo 新聞底下的留言,可能才是網路新聞真正有趣有價值的地方。

我花了一些努力,讓自己改變習慣,不要看台灣 Yahoo 的新聞。
就像是不要等著 FB 的塗鴉牆吐出訊息讓我接收,
而是主動去關心我想關心的朋友那樣,
我希望自己主動去吸收我想吸收的新聞,
而不是在 Yahoo 幫我彙整好的新聞中,一則看過一則,
有時候看著「我國」一直困惑最終才發現是中國新浪網的新聞,
或者不斷看到災害的新聞接連而來,才發現有些早已是幾個月前的舊聞。


於是我透過各種管道試著建立一些自己的新聞來源,慢慢蒐集在這裡。

不同國家的新聞

瑞士    http://www.swissinfo.ch/chi/index.html
半島電視台    http://www.aljazeera.com/
朝鮮日報中文網    http://cn.chosun.com/big5/
日經中文網    http://zh.cn.nikkei.com/?n_cid=NKCHA003
朝日新聞英文版    http://www.asahi.com/english/
FT中文網    http://www.FTChinese.com
全球之聲    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zh-hk/
The Local:News in English  瑞典法國德國挪威瑞士


台灣的新聞

立報    http://www.lihpao.com/
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
上下游市集    http://www.newsmarket.com.tw/
台灣好生活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
芭樂    http://guavanthropology.tw/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
新頭殼    http://newtalk.tw/



英美的一些新聞



Wiki 裡的 Alternative m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ternative_media

Google news    http://news.google.com/


----------------

我會瀏覽 Google news US 或 UK 版,
 Google news 在每個大項之下會出現「關鍵字」,
瀏覽這些關鍵字就可以大概知道這些國家在關心哪些事物。

另外,我很喜歡 Huffingtonpost 裡的 HuffpostWomen,
有一些很有趣的討論和議題,可以促發思考。


-----------

REFLECTION

1. 東南亞的新聞。

看來我的世界裡,還是不太重視東南亞,需要慢慢修改。

2. 主流與另類媒體

找台灣的另類媒體,但關於國外新聞,卻先找最大的主流媒體,
真是吊詭的心態。以後要再想想。

3. 國外新聞網站
http://www.qkankan.com/medium/


歐洲行,overview


我和朋友 Piers 在 Paris 時間 8/4 上午六點半抵達 CDG 機場,展開旅行,
最後,則是搭乘 8/24 下午一點半的飛機啟程回台灣,
所以在歐洲的時間,就剛好是三個星期整。

關於這三個星期的歐洲行,我會從尾巴倒著紀錄回去。

我沒辦法寫什麼吸引人的遊記,因為我也沒拍什麼照片,
所以這大概就是自己對這次旅行的一些流水帳似的紀錄,
希望可以把一些資訊和心得順道留下來。

---------------

這是出發前用 google map 整理的行程:http://goo.gl/maps/Gzhp


我也找過其他整理資訊的網站或軟體,
不過最後我覺得自己的行程沒有特別複雜,
所以就只用了 google map 的 "my place"。


前前後後我一共用 google map 整理了三次資訊,
雖然 "my place" 有時候會出錯,
不過整體而言,我覺得很容易上手也蠻好用的。

---------------

整個歐洲行,大概可以分成四個部份,
第一個部份是婚禮之前,8/4 ~ 8/7,
主要算是我和 Piers、ChunTe 三個人的旅行。
第二個部份就是婚禮那兩天,8/8 和 8/9,
前一天是瑞士官方的公民結婚,後一天則是在教堂舉行的婚禮。
第三個部份是婚禮結束之後,8/10 ~ 8/12,
和新嫁娘 Mochi 及她的家人朋友共十一個人在瑞士遊玩。
第四個部份是離開瑞士後,我和 Piers 一起的旅行,
8/13 ~ 8/24 ,大概佔了旅程的一半時間。

因為每個部份的旅途狀況都不太相同,所以心態也得一直調整。
第四段旅程最麻煩,那時候剛剛結束十一個人的熱鬧旅遊,
突然變成兩個人的行程,頓時覺得疲累和茫然,
一直有一種想要直接回台灣的念頭。

而且我和 Piers 對旅遊的想法和經濟能力都有一些差異,
所以其實需要很多相互配合。
再者,我發現自己真的是一個蠻怪的人,
對於這種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不太會處理,也處理的不太好,
因此,我猜 Piers 一定也覺得有些辛苦。

如同我後來和 ChunTe 提起的,
「兩個人一起的旅行,真的會讓人不斷反照自身,
推動自己去思考,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同時,也需要去體會,對方為什麼是和自己落差那麼大的另一個人。」

--------------

回到台灣已經三天,
但一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意識到,
對於這趟歐洲行,我給自己太多壓力,
不斷期待旅行的每一刻都有收穫、都有意義、都不能浪費,
於是精神太累太緊繃,於是回來之後一直無法趕緊恢復狀態。

但確實,這也是一次非常非常有價值的旅行,
不管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
和不同人、有各種不同形式的旅遊方式,
去了五個國家、住了十個旅館、搭過的火車種類已算不清,
我曾笑著跟 Piers 說,
「這是一趟探路之旅,下次你就知道要帶女朋友去哪些地方。」

雖然旅行很匆忙、很匆忙,
但我還是覺得,這樣的旅行安排,
對於第一次到歐洲大陸旅行的我,其實是最好的方式。
我看見很多國家的不同人們,各種形形色色的事物和風景,
透過這些短暫時間內的大量刺激,
我想我會更明白,下一次要用怎樣的準備和心態去旅行。

-------------

這次旅行,其實我也做了不少準備,
包括機票、旅館、交通、旅遊等各種資訊,都看了不少,
甚至找了一本中文的瑞士史來閱讀,收穫很多。

在出發前,按著我所學的學問告訴我的,我做了一個計畫。
我買了一本二十頁的資料夾,一頁就代表一天,
在每一頁中,先放入這一天所需要的基本資訊,包括交通、飯店等資料,
然後我計畫著,在每一天的旅程中,要蒐集各種旅程的「軌跡」,
包括票根、收據、景點簡介,以及「照片」。

這個計畫原先就是來自對「照片」意義的反思,
我覺得,我們每次都是透過「照片」回憶曾經歷的旅程,
但照片透露的,往往只是旅程中很特定的片段,
對我來說,常常也不是旅程中最真實的片段,
於是只能激盪起片段的回憶。

旅程中有很多片段,無法透過照片顯露,那些回憶是散落在其他生活的瑣碎事物中,
所以我希望蒐集那些有的沒的單據、紙片等「軌跡」,
我設想著,在這些所有的「軌跡」中,可能才能更貼近當時旅行的一切。

於是,我也希望把「照片」也放進資料夾中,我不想要一大群獨立存在的照片。
這也是我猶豫再三後,在出發當天早上,跑去買了台「拍立得」的原因。
當然,「拍立得」的意義在後來已經溢出我原先的設想,
多了許多其他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樂趣,
但不論如何,除了「拍立得」的使用難度和適用範圍和我預期的有些落差外,
我應該算是大致達成了我原先的計畫,帶回了一大本資料夾,
至於這裡頭的那些「軌跡」,是否真有我想像的那種承載記憶的力量,
可能只能等待時間考驗了。

---------------

現在只希望,我能在腦中的記憶淡忘之前、蜂擁而來的事務淹沒視線之前,
逐步完成對二十一天旅行的紀錄。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對於颱風與放假的態度


最近是颱風季節,於是又有很多關於放假與否的討論,
許多媒體上的說法,以及我聽見的討論,
關注的都是,政府單位是否「猜中」並做了正確的決定。

基本上,這種討論的邏輯很像是囚犯困境中二乘二的矩陣,

放假不放假
颱風來安全過關造成大災害
颱風不來被罵安全過關

但是,或許根本應該跳脫這種思維模式,
如同中央氣象局對於颱風預報的說明

路徑潛勢預測圖的目的在表示颱風中心未來可能移入的範圍。
圓圈所涵蓋的淺黃色區域並非暴風圈,
而是颱風中心在該時間有70%的機率進入該圓圈之內。

有關颱風的決策,基本上是一個機率與風險的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基本上應該是:

面對這個颱風,我們這個城市決定冒多大的風險?

如果是一個非常謹慎小心的決策單位,
或者這個城市的居民非常小心,
或者這個城市的地理或產業特質讓他們經不起任何風險,
那他們可能就決定冒很小的風險,
所以即使颱風造成災害的機率很小,
他們還是決定放假進行災害預防。

如果是一個願意冒險的城市,
那可能即使颱風會直撲而來,
也不一定需要放假,
畢竟,直撲而來不一定就會造成災害,
雨下得大、風刮得大,都不是造成災害的單一原因,
每次都有許多因素相應而成。

但不論如何,我想說的是,
這種決定是一個有關風險的預防性決策,
就很像買保險那樣,
買了保險不代表我們預期病痛或災害一定到來,
選擇放假,也不能直接等於,判斷颱風一定會來、一定會造成災害,
即使颱風沒有來,也不代表決策錯誤。

也就是說,對於機率和風險的預測做了決定之後,
不管颱風有沒有來、然後造成災害,根本就沒有什麼對錯的問題,
關鍵只在決策之前的兩個方面,
一個是,我們這個城市面對風險時的標準是什麼?
這是政府和人民應該共同決定的。
另一個是,這種風險機率值的估計方式如何產生?
這是氣象局應該有持續努力在改進的。

所以,對於某個首長的英雄式的評價,
或者不斷討論放假到底錯了沒,根本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