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內容索引:《你應該吃我嗎?》


你應該吃我嗎?(原書名直譯:吃得高尚)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P.10~P.14  作者和對自己對話,說服自己嘗試素食。

"我與...果實主義者的區別,並不在於我們的飲食方式是建立在不同的價值觀上。不,真正的區別是,她作出了一個道德上的決定,並以此作為自己的飲食座標。而我呢,我對自己的行為卻從未作過一絲半毫的思考。"(P.11)
"在一個文明社會裡,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在所有肉食品進入超市之前,生產監督的環節早已完成。……更何況,每一家屠宰場和養殖場的環境,確實是經過檢查的。只不過,在我生活的這個國家裡,決策者對虐待動物的容忍力,似乎超出了我所能接受的程度。"(P.12)

一月 ── 只吃有機食品

計畫目標:只吃有機食品,即帶有六角形歐盟有機認證標誌的食品,或者是我對其生產和加工條件瞭如指掌的食品,例如,男鄰居薩皮親手種植的馬鈴薯及其他塊莖類產品(其踩摘過程有我目擊為證)、女鄰居貝埡特的自製果醬,還有村長家自養母雞所產的土雞蛋。

P.49~P.53  討論德國養雞環境的改革和爭議

親緣關係

P.59~P.70  討論人與動物的相似程度。

"況且,即使有一天我們真的發現人類具備某項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能力,我們就能從此與動物界一刀兩斷?難道憑這一點便可以證明,我們是另一種生物,而不是具備這種特殊能力的動物?歸根究底,一切根源只在於:判定自身歸屬、關聯與義務的,是人類自己,而判定一切的標準,全憑其自身的喜好。"(P.65)

"無論人與動物的物理特徵有多大差異,在面對死亡時,這些差異都將化為烏有。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人與動物的相似性,我們必須懂得,人也是動物。畢竟,殺死一個異類比殺死一個同類,總是容易得多。"(P.70)

二月 ── 繼續有機 

計畫目標:盡可能作到所有食品都在有機專營店採購。

P.76~P.80  家禽和野生動物的差別

"大規模養殖最可怕、最令人絕望的地方,並不在於這些動物無法享受到野外生活的自由和幸福,而是因為牠們的生活比野生動物更悲慘。對養殖場裡的動物來說,的確是生不如死。"(P.80)

P.81~P.83  工業化有機農業的盲點

P.87~P.89  廉價與昂貴牛肉的思考

"在歷史上,直到四五十年前,飼養動物一直是一件昂貴的事情。…直到有一天,當人類的殘忍和為所欲為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肉製品在西方工業國才終於成為所有階層都消費得起的日常食品。"(P.88)

P.91~P.94  反思有機養殖業的矛盾立場

"假如在一個人眼裡,一群豬不過是生產肉排的流水線,動物的需求對他來說根本就一文不值,那麼把牠們關進籠子,整天不見天日,又算得上什麼?但是,假如一家養殖場聲稱自己的養殖方法有利於物種保護,但目標卻是為了有一天把動物殺掉,那麼其中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P.93)

同情或無情

P.99~P.109  討論「同情」與「移情」的差異。

"為什麼我對工業化養殖的情況早就一清二楚,卻仍然無法說服自己放棄肉食,而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購買占美尼所說的「苦命的肉」呢?"(P.99)

三月 ── 素食

計畫目標:不再吃肉和魚。

P.121~P.128  描述了一些動物養殖場裡可能的虐待工具和行為

四月 ── 繼續素食

計畫目標:仍然不吃肉,也不吃魚,同時也不吃任何含明膠的食物。

P.140~P.145  屠宰場裡可能的虐待行為

P.154~P.157  畜牧與地球暖化的關係

五月 ── 純素食

計畫目標:拒絕一切動物製品,無論飲食還是穿衣。

P.168~P.171  有關皮製品或其他動物製品。


六月 ── 繼續純素

計畫目標:同上月。另外,再買一隻「純素」錢包。

P.207~P.208 和純素主義者相處帶來的羞恥感。

和牛奶有關的那些事

P.217~P.225 討論有關牛奶的科學研究資料

七月 ── 更純的純素

計畫目標:拒絕一切肉食。買一床化纖被或棉被。

八月 ── 極端純素

計畫目標:杜絕一切例外情況的發生,盡量作到絕對純素。

P.267~P.268  對純素的一點思考

P.269~P.274  純粹主義和改良主義之間的論辨

P.285~P.292  有關狩獵的討論

九月 ── 果食主義

計畫目標:只吃那些不會給植物造成損傷或死亡的植物部份。

P.296 果食主義的基本原則

P.298~P.299  和一個食果者的討論

"我懂了。原來,在一個像果食主義者這樣嚴格以道德規範約束自身的人面前,每一個在道德上有追求的人,總會情不自禁地萌生出一絲希望:必須要從雞蛋裡挑出骨頭來。"(P.304)

P.305~P.309  有關植物!

P.314~P.315  自然主義的理念

我們是冠軍

P.325~P.333  反思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

十月 ── 繼續果食

計畫目標:杜絕一切針對人、動物和植物的暴力行為。

P.345~P.348  另一位果食主義者和其他類似的理念

P.352~P.356  和一位耆那教徒的討論

十一月 ── 接下來怎麼辦?

計畫目標:作出決定。

P.362~P.371  作者最後的決定

2013年5月19日 星期日

Video Summary:The Great Gatsby

我很少到電影院看電影,
和 Ling 在一起之後,機會多了些。

昨晚算是順從衝動,我們臨時就決定去看了「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我之前曾經翻過小說,但其實沒有很大興趣,
也不太能理解這本小說之所以經典的原因。

不過電影倒是引人入勝,看完之後還留下淡淡惆悵和哀傷,
讓我想要慢慢咀嚼這些情緒的由來。

這也是我看過的第二部 3D 電影,
其實我不能確定,有沒有 3D 的差別大不大?

我之前一直覺得,這個故事的軸線很簡單,
所以沒有很多複雜或有趣的發展空間,
不過 Ling 跟我說, 在一般的詮釋中,
Gatsby 代表的是過於樂觀的美國夢,
如果用這個角度來看電影裡的故事,
確實就又能看見一些不同的東西。

整體而言,電影的敘事節奏越來越快,
所以兩個多小時不會太長,也不會感到枯燥,
我很喜歡 Tobey Maguire 的旁白,
他的聲音會讓人想跟著他繼續推進。

看電影時就猜想,電影的開頭和結尾,
應該都是直接引用小說的句子,
一查之下,果真如此,
這裡可以下載整本 The Great Gatsby 的 PDF 檔:
http://www.planetebook.com/ebooks/The-Great-Gatsby.pdf

我最喜歡的是結尾的那段話:

    And as I sat there brooding on the old, unknown world,
I thought of Gatsby’s wonder when he first picked out the
green light at the end of Daisy’s dock. He had come a long
way to this blue lawn and his dream must have seemed so
close that he could hardly fail to grasp it. He did not know
that it was already behind him, somewhere back in that vast
obscurity beyond the city, where the dark fields of the republic
rolled on under the night.
    Gatsby believed in the green light, the orgastic future
that year by year recedes before us. It eluded us then, but
that’s no matter—tomorrow we will run faster, stretch out
our arms farther…. And one fine morning——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

在電影最後有一幕, Nick Carraway 原先寫好的文稿封面,
書名是 "Gatsby",但他最後又覺得在 "Gatsby" 之前加上 "The Great" 這兩個字,
而這也構成了整個故事最深刻的主題。

原先我猜想,這是導演自己的詮釋,
不過和 Ling 討論之後又不那麼確定了。

最後再提一個我覺得有趣的部份,
這本書雖然寫於九十多年前,
但是已經相當有「後設」的味道,
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其中一個部份算是在描寫這本書寫作的過程,
因此,當故事說完,這本書也就寫完了。

總之,我覺得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俄羅斯卡比索冰淇淋

前幾天和家人吃火鍋時又聊到這個話題,讓我忍不住想寫下來。

我一開始是從 Ling 那裡知道這件事的,
卡比索冰淇淋原來是台灣杜老爺冰淇淋底下的牌子。

會知道「卡比索」這個牌子是很久之前在公館遊蕩時發現的,
我還記得那時候麻辣鍋店大大的招牌寫著世界四大冰淇淋,
然後把「卡比索」和 Häagen-Dazs、Muji、Mövenpick 等排在一起。

直到上次去宜蘭玩時,無意中才從 Ling 那裡知道,
原來卡比索是杜老爺冰淇淋旗下的高價品牌。

這是卡比索冰淇淋的官網,
卡比索的全名是「卡比索皇家俄羅斯冰淇淋」,
在上面完全看不見杜老爺的名字:
http://www.kabisuoicecream.com.tw/index/index_1.htm

在卡比索的臉書上,也是充滿了濃濃的「俄羅斯味」:
http://www.facebook.com/kabisuoicecream

另外,這是杜老爺冰淇淋的網站,上面也沒有卡比索。
http://www.duroyal.com.tw/

不過卡比索和杜老爺的關係其實也不是秘密,
在天下雜誌上早就介紹過:杜老爺,愈貴愈暢銷的祕密

有趣的其實是,那「杜老爺冰淇淋」是誰的呢?
答案是,「南僑集團」
http://www.namchow.com.tw/
也是看了這個網頁,才知道原來很多餐廳都是他們的。

這是 PTT 八卦版一個關於台灣冰淇淋產業的討論串:
http://www.ptt.cc/bbs/toberich/M.1305623347.A.F15.html

順帶一提,Häagen-Dazs 和綠巨人玉米是同一家公司。
http://www.generalmills.com.tw/Gmi/Level1Page.aspx?PageNumber=137

搜尋這些資料時,讓我想到上週聽公平貿易演講時,講者的一張圖片,
這張圖片在網路上好像其實很有名,在 google 搜尋 "世界盡在掌控" 就可以看到相關討論,
描繪的主要是底下圖片中這十家巨大的日用品相關公司。
不過我還沒能找到圖片最原始的出處: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用廣告妝點的台北捷運


每次在台北捷運的忠孝復興站轉車,都忍不住要皺眉,
長長的電扶梯旁,廣告越做越多、範圍越來越大。

現在,廣告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到更多地方,
例如捷運車體、很多捷運站的出口和其他地方,
例如底下照片裡的廣告:































我最大的希望,當然是把所有的廣告都變成藝術圖片,
把捷運站變成最大的藝廊,但我想這願望是不可能實現。

但是最起碼,也不該讓廣告影響公共安全吧?
例如這些照片:





























這個車體上的「緊急開門旋鈕」,
因為廣告的關係,已經變得很不明顯。







































這是忠孝復興站長長電扶梯上來就能看見的巨幅廣告,
廣告下方的「逃生出口」和「滅火器」也變得不明顯了。


電扶梯其實是最嚴重的。
從這兩張照片的對比,就可以看見,
加上廣告之後,原先有很多警語或緊急按鈕,
都埋沒在廣告當中了。













































我在南港展覽館站還曾經看過「黃色」的廣告,
於是所有的黃色標示都消失了…

或者如捷運台北車站出口:


























有些警示燈罩好像直接被貼起來,
有一些按鈕的箱子也被廣告一起妝點了。

這樣的現象只會越來越嚴重,
有一天或許會如同馬來西亞的吉隆坡,
在那裡我看見許多嘆為觀止的廣告,
下次有機會再整理。


========================================

更多照片:











普立茲攝影展心得

拖了很久,一直沒記下來,於是心得只剩一點點…

1
我去參觀的時間是星期一下午,也是展覽結束前倒數第三天。
人很多,年輕人當然最多,其中,尤其以年輕女性最多。

但是也能看見許多位年長者、爸媽推著嬰兒車、
一位媽媽陪著輪椅上的女兒…

2.
看這個展覽,有一個最直接的感受是,
這個展覽凸顯了這個時代的某一種荒謬特質。

我自己的猜想是,
來看這個展覽的原因之一,
應該是因為展覽內容是照片,
而且不是藝術攝影,而是以時事為題的攝影,
於是比較容易引起興趣,
畢竟「照相」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習慣了。

不過,也只有在這樣的場合裡,
每一張照片被放大、獨立呈現時,
人們才有機會好好欣賞「一張照片」。
我的意思是說,
大多數人的目光可能從沒有在一張照片上停留那麼久。

3.
但是和我一開始的印象相反的另一個印象,
大概在展覽後期開始出現。

因為這是時事攝影,
所以主辦單位在每個照片旁邊,
也放了關於這個照片拍攝時的故事。

如果仔細觀察大家的目光就會發現,
大家停留在「圖說」的時間比照片本身多得多,
我不是說,大家不該看「圖說」,
關鍵是看完「圖說」之後,
往往只花相對較少的時間在相片上。

4.
上面提到的感受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這個現象有更多值得玩味的意義。

我們可以試著想,
如果只有「圖說」,沒有「相片」,
那麼大家的感受會是什麼?

如果只有「相片」,沒有「圖說」,
大家的觀看經驗又會變成怎樣?

基本上,這兩者加在一起就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我自己的想法是,
當我們在觀看這個照片時,
總會希望將之置入一個脈絡中,
如果沒有圖說,我們會自己看著照片找故事,
但是又因為這是時事攝影,
於是我們都會設想,
這背後有一個「正確」的故事,
這個故事其實才是展覽的主要內容。

5.
那麼,這個展覽究竟展出了哪些故事?

主要是美國參與的戰爭和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

這也是展覽中不斷引發我思考的問題。
我很好奇,去看展覽的台灣人,
當我們透過一個一個故事去觀看「美國的歷史」,
究竟對我們而言有什麼意義?

或者應該說,
我們是透過怎樣的「脈絡」來理解和觀看這些故事,
然後覺得有意義、想要繼續看下去。

觀看的人會在其中想到台灣的族群衝突嗎?
能夠看見台灣的階級問題嗎?
或者,可以感受到戰爭的可怕,
甚至開始把那些戰爭和台灣許多外籍配偶的家鄉連結在一起嗎?

對我來說,展覽看到一半我就覺得失去意義,
我心裡開始想的是,
如果有一個台灣的時事攝影展,
說的是台灣的故事,
那麼,還會有那麼多人來看嗎?

6.
雖然 Ling 期待的圖說是得獎原因或者得獎的時代脈絡等,
但我其實覺得照片的圖說很有趣。
因為這個圖說主要描述的是攝影師在拍攝照片的那個時間點,
很多都帶著偶然,另也有一些是來自攝影記者的巨大勇氣。

總之,透過這個圖說讓我感覺到,
這些拍下照片的人,的確首先是紀實記者,然後才是攝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