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歐洲行,第 21 天,Paris -- Taipei


8/24,在 Paris 的最後一天,
雖然是中午過後的飛機,但因為 Piers 需要退稅,
所以我們還是早早起床,決定早些前往機場。

吃過旅館的早餐,再收拾一下,
我們大約八點半出發,先搭 Metro Line 6 再接 RER B3,
這樣就可以直接抵達我們的終點 ─ CDG 機場的 Terminal 2。
從我們旅館附近的 Metro 站到 CDG 機場需要 9.45 歐元,
這個價錢應該會因為所在 Metro 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不過從 Opera 站出發的 RoissyBus 需要 10 歐元,
所以搭 RER 對我們來說是最划算的。

等到換車準備上 RER,我才發現一個之前沒考量到的因素,
我們出門的時間,恰好也是巴黎人上班的時間,
RER 的設計又和一般 Metro 沒什麼不同,
所以拉著行李的我們在擁擠的車廂內就變的十分侷促,
而且可以想見,拉著大行李箱的不會只有我們,
因此這種擁擠的場景一直要到出了巴黎市區才漸漸紓解,
這其實也沒有什麼,但我只是覺得,
減少這種需要在擁擠場所兼顧兩個行李的場合,
應該也是減少被扒手下手的可能性吧。

到了 CDG 機場的 T2,大大的電子螢幕上還沒有顯示我們的班機,
所以也沒辦法確定要到 T2 A~G 的哪一區去。
CDG 機場真的是驚人地大,處處都有軌道車接駁,
但也讓我們不敢隨意亂猜亂走,一不小心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幸好,服務處人員迅速解答了我們的問題,
我們就放心往 T2E 去,這也是我們降落在 CDG 機場的位置。

我真的認為,到歐洲的重要心得之一就是,
不管是在哪裡,只要有不確定之處,
直接詢問服務人員,真的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都因此獲得比原先預期還多的資訊,
有時候還得以更正原先錯誤的想法。

我們到了 T2E,因為 Piers 決定把要退稅的商品都用手提著,
所以我們可以先 Check-in,再去退稅。
那時候大概早上快十點,退稅櫃台已經大排長龍,
乍看之下只能說是一團混亂。

我們很快就完成 Check-in,
Check-in 的方式和台灣不相同,
不是按照航空公司區分櫃台,
而是一整個區域的乘客一起排隊 Check-in,
所以最終是一位法國航空的服務人員幫我們辦理 Check-in。
我的行李是 20.8 公斤,比去的時候多了四公斤,
明明也沒買什麼,所以自己都不太知道為什麼。

Piers 有詢問,是否可以幫我們安排在救生門旁邊的位置,
服務人員說要幫我們試試看,不過沒有回答我們究竟有沒有成功。

Check-in 順利結束後,就要趕緊去退稅,
來歐洲之前就已經知道退稅的麻煩,
不過等到真的遇到了才知道狀況真的不少。

CDG 機場應該有很多個退稅的地方,
這個是 CDG 機場的地圖,有 PDF 和 flash 的版本:
http://www.aeroportsdeparis.fr/ADP/en-GB/Passagers/Access-maps-car-parks/Paris-CDG/maps/

我看了一下 T2E 的 flash 版本,的確和我那天的感覺很接近,
裡面也有清楚列出 Tax Refund 的位置,不過現實中的機場大概大了非常多倍:
http://www.aeroportsdeparis.fr/ADP/Scripts/plans-interactifs/#/UK/CDG/T2E/T2E_D

看網路上的介紹,其實 T2E 是新整修完的,
所以增加很多商店和很多服務,但是好像也比其他登機區域都大。
總之呢,T2E 退稅的地方不會很難找,
因為總有很多人聚集在那裡不耐煩地排著隊或偶爾吵個架。

退稅分成兩個海關蓋章和退錢兩個關卡,
不知道是兩個關卡的效率差異很大還是工作份量差異很大,
給海關蓋章很快就可以完成,海關在窗口裡也不會探出頭來檢查商品,
因此雖然大家都推著大行李去排隊,但總是很快就蓋完章,
於是就給人一種退稅應該很快就完成的錯覺,殊不知退錢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因為我們知道要分成兩個關卡,所以一開始我就先去幫忙排下一個關卡的隊,
一開始排隊的時候,我就聽見前面中國旅客聊著,要排「三」個小時,
當時我和 Piers 當然都不太相信,尤其第一個關卡那麼快就完成。
不過隨著時間緩慢度過,其實我越來越相信這個說法,
尤其和中國旅行團一起排隊,似乎真的會有一些多餘的風險。

當時排隊的隊伍裡,其實有兩個中國的旅行團,
後來隊伍排著排著,後面那個旅行團,就開始質疑前面排隊的人怎麼越來越多,
也就是懷疑前面有人插隊,然後就快要吵起來,
中間也還有許多小插曲,包括退稅櫃台原先是兩個後來變一個,
現場服務人員也一度因為排隊的人太急於靠近櫃台而威脅要停止服務之類的,
不過不論如何,我們從不到十一點一直排隊到快要下午一點,
前面還有大約 20 個人,這兩個小時裡,我們應該算是前進了整個隊伍的三分之二。
所以,我後來覺得,三個小時的確是相當精確且有經驗的估計.......
順帶一提,排在我們前面的中國旅行團是下午四點的飛機,
不得不說,我們真的是錯估情勢了。
後來 Piers 只得改採信用卡退稅,把退稅單投進一個箱子裡,
希望四到六個星期後真的會有稅金退回帳戶。

我們錯估情勢的不只退稅,還有出境需要花費的時間。

我們開始登機的時間是 12 點 55 分,當時覺得排隊到一點鐘再出發去登機應該都來得及,
還好我閒著無聊想說先去探探路 (可想而知,機場對我來說有多大),
但當我見到出境的檢查站時,整個驚惶失措,心裡應該罵了不少髒話,
因為出境的檢查站也是大排長龍,滿滿都是人。
於是我趕緊跑回去通知 Piers,把退稅單投進信箱後,
就趕緊往出境的地方去。

整個出境的過程大概就是「等」和「趕」。
先在出境檢查的地方排隊,隨著蜿蜒曲折的隊伍前進,
順道欣賞那些勇於用各種方式插隊的人們。
還有一些人 (包括我們) 在機場服務人員靠近時就趕緊遞上登機證,
看能不能獲得他們的關愛 (也就是認為我們真的來不及),讓我們從另一個關卡出境。

不過看來不是只有我們錯估情勢,所以機場人員覺得我們的時間還夠,
當時大概是一點十分左右,距離飛機起飛還有半個小時。

相較於退稅時的舉步維艱,出境檢查的隊伍其實非常神速,
而且機場服務人員不斷加開新的檢查站,所以人潮和怒氣就消化地越來越快。
當我們快速通過檢查站,匆匆往前衝,我努力找著通往 M 區域的指示,
然後順著頭頂指標往左看,居然是一台即將行駛的「列車」,
我臉色再度大變,腳步繼續加快,然後順道大喊了 Piers 一聲,當時他正往 K 區域跑去,
我想直到我們跑上列車後,我心裡的髒話應當都沒有停過 .......

T2E 的登機區域有 K、L、M 三個,其實如果我先在網站上看了平面圖,
大概就不會出那麼大的紕漏,所以一部分真的也只能怪自己沒做好功課!
但總之,列車先到了 L 區域,然後再到 M 區域,
雖然我很驚嘆於法國軌道技術的普及,實在也沒必要因此就將區域分那麼開吧!

當我們終於抵達 M 區域,迎接我們的是我們之前記得但早已忘記的隨身行李檢查哨,
直到這裡,我居然 (居然!) 才想起,超過 100ml 的藥粧應當不能提上飛機吧!
於是提在我手上的 Piers 的藥粧們,就因此被扣留在 CDG 機場內了.......

但當時,我們其實沒有那麼心痛,(應該是 Piers 沒有那麼心痛)
因為我們心裡想的就是要趕上飛機,應該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了,
畢竟我們是準備了 21 天才等到這一天的呀!

喔,反正過了檢查站,我繼續狂奔上樓梯,然後穿過一整個嶄新的免稅商店大廳,
當時我應該只是一直咒罵大廳怎麼這麼長又那麼明亮,
狂奔又狼狽的我在大廳中央直穿而過實在太過顯目,
直到回台灣後,我才發現那是 CDG 機場引以為傲的新建設呀!

我們匆匆、匆匆上了飛機,檢查登機證的地勤人員倒是一點都不著急,
看來這種事他們已經見多了,而且我們的確也不是最後一個,
當我們在飛機上安頓完,我的斜前方座位才來了一個應該是中年法國婦女,
她非常非常喘,從她的動作也可以看出她的懊惱,
大概和我相同,都覺得自己怎麼會落到這個田地.....

------------------------

上了飛機後的一切,相較於之前的匆促,大概就只剩平淡和乏味,
到後來甚至變成了遲滯不前。

我們在上海轉機時,和去巴黎時相同,都遇到了飛機延遲,
而且這次更嚴重,換了兩個登機門,
我們從這一頭的登機門走到了遙遠的那一頭,
然後十二點四十分的飛機到了三點才正式起飛,
於是我們獲得了一個不好吃的便當作為補償,
但距離清晨六點半抵達上海,我們足足等了快九個小時。

相較於飛機的延遲,
機上的服務人員倒是非常好,
我因為忘了訂素食餐盒,請她看看有沒有多的,
她們雖然沒有多的素食餐盒,但似乎是用服務人員自己的食物,
幫我湊了兩餐素食餐點,不管餐點好不好吃,
她們的心意我是真的非常感謝。

另外,順帶一提,我們的確有坐到安全門旁的座位,
於是我又可以和機上的服務人員在起飛和降落時面對面。
不過雖然這個位置真的比較舒服,腳可以大肆舒展,(除了起飛和降落的時候)
但這次我也發現了兩個缺點,
一個當然是靠廁所很近,所以時常會有人在我面前踱步;
另一個則是,靠近安全門真的比較冷,冷空氣會透過門縫鑽進來。

漫長的飛行後,終於抵達上海。
在上海轉機時,我和 Piers 跑到一家咖啡店去吃東西,
我點了一個蔬菜泡菜拉麵和一壺茶,總共花了我 15 歐元,
相當相當昂貴。而且茶葉不好喝。
不過吃著麵條我們都很感動,Piers 說他終於吃到「食物」了!

-----------------------

在回台灣的路途上,除了感到現實的種種壓力,我其實沒有特別情緒,
只有在飛機上從空中看見台灣時,才感到有一絲感動,
另外還有的,大概就是走在機場裡準備入境時,嘴角不自覺地微笑吧。

兩個妹妹和 Bella 一起開車來接我們,這是我老早就寫信預定的「服務」,
可是我卻沒有帶任何禮物給她們,於是不免被她們抱怨了一番。

小妹說我很黑,而且盯著我看,然後說,怎麼黑的那麼不均勻,
後來歸咎原因,大概是因為我雖然一直戴了頂在 Venice 買的紳士帽,
但那個編織的帽子孔隙很大,所以其實陽光應該會穿過孔隙照在臉上,
於是就造就了那麼不均勻的黑啦~

-----------------------

算一算,從我們離開旅館出發前往機場,
一直到我抵達家裡,大概已經 28 個小時了,
真的是非常漫長的返家之旅。


Spoof reviews:BIC Cristal For Her Ball Pen


an ongoing example:
BIC Cristal For Her Ball Pen

------------------------


Definition of "Spoof reviews" on Wiki:

an famous example:

----------------------

昨天下午,一個朋友才告訴我這些有關一隻「女性專用筆」的有趣 review,
後來我發現這已經變成一個新聞,
今天早上,在 HuffPost Women 的電子報又看到這個新聞。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
我原先好奇的是,一個虛擬世界裡的一個網站裡的一個商品的一些評論,
怎麼變成一則新聞,後來又變成一群新聞。

當然,有些人認真在討論,這種為了特定性別的行銷方式代表的意涵。

也有一些有趣的新聞評論,
有些覺得網路上的胡亂評論是一種很惱人的網路攻擊,
但也有些報導覺得這根本也算是行銷的一部分。

接下來也可以看看,這個故事什麼時候會出現在台灣的新聞上。

-----------------------

我好奇的另一件事是,
美國媒體(以及其他英語世界的媒體)會怎麼報導這種網路世界裡發生的事情,
因為在台灣,我們也常常看見媒體報導網路事件,例如八卦版的某某討論,
但總會讓人覺得太隨便。

總之,就先再繼續觀察看看。



Quentin Hardy on Cloud Computing at NYTimes


我不認識這個人,不過他在 NYTimes 上寫了好幾篇有關 Cloud Computing 的文章。

最近寫了三篇文章,是有關 Amazon 的 Amazon Web Service。

透過文章裡的例子,可以比較具體看見究竟這些公司怎麼使用「雲端」。


Active in Cloud, Amazon Reshapes Computing

裡面提到一些使用 AWS 的公司,有些我也聽過,例如 Instagram 或 EdX。

我原先一直在想,這種服務和以前的虛擬主機有什麼不同,
一個不同可能真的就在於 computing power,
所以這種公司大多是 data-heavy start-ups。

不過他們也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務,例如一個電視公司請他們作 2000 份節目的複製檔,
據報導說,這比公司用自己的電腦做還要省錢。

所以對那些使用 AWS 的公司來說,
似乎主要是節省人力成本和一些設備成本等等。

看起來似乎比較可以想像,但又還沒有很能想像。

當然,這裡一定牽涉很多和隱私有關的問題,
不過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話說回來,身在台灣,我覺得我們對於隱私權其實沒有什麼很具體的概念,
常常只是變成一個朗朗上口的詞彙而已,
看看深入台灣各個角落的 Google 街景就可以知道。

喔,文章底下的讀者討論也很有趣,
有些 AWS 的使用者還現身說法,當然也不知道是真的還假的。


Cloud Computing for the Poorest Countries

這個報導提到一些在非洲使用 AWS 的公司,
主要的論點倒是相同,
就是覺得類似 AWS 這種提供 computing power 的服務,
會讓一些網路公司的成本降低,所以更有可能營運。

文章裡提到,在非洲很多人是用智慧型手機上這些網站,
他們使用的大多是 70 美元的華為手機。

不知道多久之前,我在商業週刊看過有關華為的報導,
這是一家中國的公司,似乎崛起相當迅速,
我也曾在光華商場看過他們的路由器。
上次見到他們的新聞,是有關網路安全的問題。

           -----------------------------
                Update: a article about cheap smartphones
                The China-U.S. Smartphone Gap Grows Larger
                中國廠商攪亂智慧手機2強格局   
           -----------------------------              


Job Openings at Amazon Web Services Reveal Its Future

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 amazon AWS 的擴張和未來營運策略等等。


這個作者還有許多其他關於 Cloud 的文章,
有些在 Bits 這個 Nytimes 上的專欄,
也有一些是一般性報導,

不過 NYTimes 真的越來越不討人喜歡,
不管是上面會移動的廣告或者每個月的閱讀限制。

相較之下,Huffington Post 真的比較有趣。

-----------------

Huffington Post 的崛起真的蠻特殊的,
不過我還沒有深入瞭解。

他們剛剛發布了一個有趣的新功能,HuffPost Highlights,創辦人有做了一個介紹

對我來說,大概就是 Google news 關鍵字的變形加強版,
在概念上,其實很吸引我。

另外,Huffington Post 有一個針對美國總統大選的專題: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news/shadow-conventions-2012
HuffPost Live is bringing you Shadow Conventions 2012 with the goal of sparking a national conversation on three issues that neither party is seriously addressing: the corrupting influence of money on our politics, the persistence of poverty in America, and the disastrous war on drugs.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其實沒有關心美國的總統大選,
我還找不到具體的動機去關心。



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

新聞閱讀


我們腦袋裡的世界,似乎真的有一大半來自各式各樣的媒體,
不管我們贊成或反對、討論批評或譏笑,
我們常常就圍繞著許多媒體傳遞的故事打轉。

網路新聞其實有很多有趣的現象,
人們早已不把新聞當成「新聞」,
我們看見一則新聞,關心的不僅是它傳達了什麼,
我們也評論、並且試著問,它是為了什麼動機或目的而說了這些,
因此,Yahoo 新聞底下的留言,可能才是網路新聞真正有趣有價值的地方。

我花了一些努力,讓自己改變習慣,不要看台灣 Yahoo 的新聞。
就像是不要等著 FB 的塗鴉牆吐出訊息讓我接收,
而是主動去關心我想關心的朋友那樣,
我希望自己主動去吸收我想吸收的新聞,
而不是在 Yahoo 幫我彙整好的新聞中,一則看過一則,
有時候看著「我國」一直困惑最終才發現是中國新浪網的新聞,
或者不斷看到災害的新聞接連而來,才發現有些早已是幾個月前的舊聞。


於是我透過各種管道試著建立一些自己的新聞來源,慢慢蒐集在這裡。

不同國家的新聞

瑞士    http://www.swissinfo.ch/chi/index.html
半島電視台    http://www.aljazeera.com/
朝鮮日報中文網    http://cn.chosun.com/big5/
日經中文網    http://zh.cn.nikkei.com/?n_cid=NKCHA003
朝日新聞英文版    http://www.asahi.com/english/
FT中文網    http://www.FTChinese.com
全球之聲    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zh-hk/
The Local:News in English  瑞典法國德國挪威瑞士


台灣的新聞

立報    http://www.lihpao.com/
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
上下游市集    http://www.newsmarket.com.tw/
台灣好生活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
芭樂    http://guavanthropology.tw/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
新頭殼    http://newtalk.tw/



英美的一些新聞



Wiki 裡的 Alternative m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ternative_media

Google news    http://news.google.com/


----------------

我會瀏覽 Google news US 或 UK 版,
 Google news 在每個大項之下會出現「關鍵字」,
瀏覽這些關鍵字就可以大概知道這些國家在關心哪些事物。

另外,我很喜歡 Huffingtonpost 裡的 HuffpostWomen,
有一些很有趣的討論和議題,可以促發思考。


-----------

REFLECTION

1. 東南亞的新聞。

看來我的世界裡,還是不太重視東南亞,需要慢慢修改。

2. 主流與另類媒體

找台灣的另類媒體,但關於國外新聞,卻先找最大的主流媒體,
真是吊詭的心態。以後要再想想。

3. 國外新聞網站
http://www.qkankan.com/medium/


歐洲行,overview


我和朋友 Piers 在 Paris 時間 8/4 上午六點半抵達 CDG 機場,展開旅行,
最後,則是搭乘 8/24 下午一點半的飛機啟程回台灣,
所以在歐洲的時間,就剛好是三個星期整。

關於這三個星期的歐洲行,我會從尾巴倒著紀錄回去。

我沒辦法寫什麼吸引人的遊記,因為我也沒拍什麼照片,
所以這大概就是自己對這次旅行的一些流水帳似的紀錄,
希望可以把一些資訊和心得順道留下來。

---------------

這是出發前用 google map 整理的行程:http://goo.gl/maps/Gzhp


我也找過其他整理資訊的網站或軟體,
不過最後我覺得自己的行程沒有特別複雜,
所以就只用了 google map 的 "my place"。


前前後後我一共用 google map 整理了三次資訊,
雖然 "my place" 有時候會出錯,
不過整體而言,我覺得很容易上手也蠻好用的。

---------------

整個歐洲行,大概可以分成四個部份,
第一個部份是婚禮之前,8/4 ~ 8/7,
主要算是我和 Piers、ChunTe 三個人的旅行。
第二個部份就是婚禮那兩天,8/8 和 8/9,
前一天是瑞士官方的公民結婚,後一天則是在教堂舉行的婚禮。
第三個部份是婚禮結束之後,8/10 ~ 8/12,
和新嫁娘 Mochi 及她的家人朋友共十一個人在瑞士遊玩。
第四個部份是離開瑞士後,我和 Piers 一起的旅行,
8/13 ~ 8/24 ,大概佔了旅程的一半時間。

因為每個部份的旅途狀況都不太相同,所以心態也得一直調整。
第四段旅程最麻煩,那時候剛剛結束十一個人的熱鬧旅遊,
突然變成兩個人的行程,頓時覺得疲累和茫然,
一直有一種想要直接回台灣的念頭。

而且我和 Piers 對旅遊的想法和經濟能力都有一些差異,
所以其實需要很多相互配合。
再者,我發現自己真的是一個蠻怪的人,
對於這種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不太會處理,也處理的不太好,
因此,我猜 Piers 一定也覺得有些辛苦。

如同我後來和 ChunTe 提起的,
「兩個人一起的旅行,真的會讓人不斷反照自身,
推動自己去思考,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同時,也需要去體會,對方為什麼是和自己落差那麼大的另一個人。」

--------------

回到台灣已經三天,
但一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意識到,
對於這趟歐洲行,我給自己太多壓力,
不斷期待旅行的每一刻都有收穫、都有意義、都不能浪費,
於是精神太累太緊繃,於是回來之後一直無法趕緊恢復狀態。

但確實,這也是一次非常非常有價值的旅行,
不管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
和不同人、有各種不同形式的旅遊方式,
去了五個國家、住了十個旅館、搭過的火車種類已算不清,
我曾笑著跟 Piers 說,
「這是一趟探路之旅,下次你就知道要帶女朋友去哪些地方。」

雖然旅行很匆忙、很匆忙,
但我還是覺得,這樣的旅行安排,
對於第一次到歐洲大陸旅行的我,其實是最好的方式。
我看見很多國家的不同人們,各種形形色色的事物和風景,
透過這些短暫時間內的大量刺激,
我想我會更明白,下一次要用怎樣的準備和心態去旅行。

-------------

這次旅行,其實我也做了不少準備,
包括機票、旅館、交通、旅遊等各種資訊,都看了不少,
甚至找了一本中文的瑞士史來閱讀,收穫很多。

在出發前,按著我所學的學問告訴我的,我做了一個計畫。
我買了一本二十頁的資料夾,一頁就代表一天,
在每一頁中,先放入這一天所需要的基本資訊,包括交通、飯店等資料,
然後我計畫著,在每一天的旅程中,要蒐集各種旅程的「軌跡」,
包括票根、收據、景點簡介,以及「照片」。

這個計畫原先就是來自對「照片」意義的反思,
我覺得,我們每次都是透過「照片」回憶曾經歷的旅程,
但照片透露的,往往只是旅程中很特定的片段,
對我來說,常常也不是旅程中最真實的片段,
於是只能激盪起片段的回憶。

旅程中有很多片段,無法透過照片顯露,那些回憶是散落在其他生活的瑣碎事物中,
所以我希望蒐集那些有的沒的單據、紙片等「軌跡」,
我設想著,在這些所有的「軌跡」中,可能才能更貼近當時旅行的一切。

於是,我也希望把「照片」也放進資料夾中,我不想要一大群獨立存在的照片。
這也是我猶豫再三後,在出發當天早上,跑去買了台「拍立得」的原因。
當然,「拍立得」的意義在後來已經溢出我原先的設想,
多了許多其他意想不到的作用和樂趣,
但不論如何,除了「拍立得」的使用難度和適用範圍和我預期的有些落差外,
我應該算是大致達成了我原先的計畫,帶回了一大本資料夾,
至於這裡頭的那些「軌跡」,是否真有我想像的那種承載記憶的力量,
可能只能等待時間考驗了。

---------------

現在只希望,我能在腦中的記憶淡忘之前、蜂擁而來的事務淹沒視線之前,
逐步完成對二十一天旅行的紀錄。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對於颱風與放假的態度


最近是颱風季節,於是又有很多關於放假與否的討論,
許多媒體上的說法,以及我聽見的討論,
關注的都是,政府單位是否「猜中」並做了正確的決定。

基本上,這種討論的邏輯很像是囚犯困境中二乘二的矩陣,

放假不放假
颱風來安全過關造成大災害
颱風不來被罵安全過關

但是,或許根本應該跳脫這種思維模式,
如同中央氣象局對於颱風預報的說明

路徑潛勢預測圖的目的在表示颱風中心未來可能移入的範圍。
圓圈所涵蓋的淺黃色區域並非暴風圈,
而是颱風中心在該時間有70%的機率進入該圓圈之內。

有關颱風的決策,基本上是一個機率與風險的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基本上應該是:

面對這個颱風,我們這個城市決定冒多大的風險?

如果是一個非常謹慎小心的決策單位,
或者這個城市的居民非常小心,
或者這個城市的地理或產業特質讓他們經不起任何風險,
那他們可能就決定冒很小的風險,
所以即使颱風造成災害的機率很小,
他們還是決定放假進行災害預防。

如果是一個願意冒險的城市,
那可能即使颱風會直撲而來,
也不一定需要放假,
畢竟,直撲而來不一定就會造成災害,
雨下得大、風刮得大,都不是造成災害的單一原因,
每次都有許多因素相應而成。

但不論如何,我想說的是,
這種決定是一個有關風險的預防性決策,
就很像買保險那樣,
買了保險不代表我們預期病痛或災害一定到來,
選擇放假,也不能直接等於,判斷颱風一定會來、一定會造成災害,
即使颱風沒有來,也不代表決策錯誤。

也就是說,對於機率和風險的預測做了決定之後,
不管颱風有沒有來、然後造成災害,根本就沒有什麼對錯的問題,
關鍵只在決策之前的兩個方面,
一個是,我們這個城市面對風險時的標準是什麼?
這是政府和人民應該共同決定的。
另一個是,這種風險機率值的估計方式如何產生?
這是氣象局應該有持續努力在改進的。

所以,對於某個首長的英雄式的評價,
或者不斷討論放假到底錯了沒,根本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