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有話直說:別叫我們南洋姊妹(陳凰鳳)


更新一  2014/02/11

前一兩天在蘋果日報上刊出了〈別叫我南洋姊妹〉的迴響。

第一篇文章來自【南洋台灣姊妹會】,
他們的文章有兩個版本,除了刊登在蘋果日報的之外,
南洋台灣姊妹會官方網站上有完整的版本:

http://tasat.org.tw/blog/151


看見南洋姊妹的主體性
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長蘇英(印尼籍)、副理事長洪滿枝(越南籍)

陳凰鳳小姐1月27日在蘋果日報刊登了一篇叫做「有話直說:別叫我們南洋姊妹」的文章,裡面說到東南亞族群有人覺得「南洋」兩個字是一種以中國為中心的歧視字眼,所以不應該使用「南洋姊妹」稱呼來自東南亞的移民。然而,作為一個名字就是南洋台灣姊妹會的移民運動團體,我們有些想法想與陳凰鳳小姐分享。

首先,我們相信我們的用字會隨著時間與環境的不同慢慢變化,所以每個用字的意思都應該有被改變的可能。就像南洋這兩個字,不論最初中國人命名的時候是想要惡意去歧視,還是只是想要講東西南北的方向,南洋這個詞到底有沒有不好的意思,應該也要想到現在每個使用者的心態還有東南亞人民的感受才能夠知道。雖然我們尊重陳凰鳳小姐對南洋這個詞的抗議,但是我們想跟陳小姐說,南洋台灣姊妹會有上百位來自東南亞各地的會員,我們大家在用南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感覺想要去歧視別人或感覺被別人歧視的效果。

另外,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名字對我們這一群想要為台灣社會跟其他新移民做一些事情的姊妹會成員來說,南洋姊妹一詞代表的是我們不同國籍間的姊妹情誼。南洋台灣姊妹會是在2003年立案成立的,但是在這之前已有長達八年組織、學習的過程。我們這些原本在中文班認識的姊妹,花了很多時間才感覺到成立團體,用集體的力量來說出自己的想法,團結力量大,比較可能去改變社會跟政府對我們的歧視。所以當初在討論團體名稱時,我們想到之前受邀參加婦女新知基金會主辦的「南洋.台灣.姊妹情」活動是很有意義的,於是決定把我們的組織取名為南洋台灣姊妹會。

為什麼「南洋.台灣.姊妹情」活動對我們很重要呢?第一,這是來自我們來自高雄美濃和台北永和兩地的姊妹,在參加各種培力課程後,第一次公開用戲劇、朗讀自己的文章等方式,向台灣社會大聲說出自己的心聲。第二,「南洋.台灣.姊妹情」活動名稱,也是想要告訴大家,不管是台籍或東南亞籍,我們都有姊妹情誼,而且我們也有人想到華人很多祖先也有移民到東南亞(通稱南洋)的,所以「南洋」這個詞對台灣社會應該也是很親切的。 關於名稱,當大家覺得「南洋.台灣.姊妹情」很有意義,唯一大家有爭論的地方,反而是要不要加入台灣兩字,有些人覺得我們的團體是以新移民為主,所以不要放「台灣」,但後來我們還是覺得台灣的夥伴也參與很多,而且我們移民歸化後也會變成台灣人,所以還是保留「台灣」二字,總之,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人認為「南洋」是歧視。

現在我們成立已經十年了,我們始終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潛力,我們覺得只要能認同尊重平等跟多元的價值,不論你的學歷跟經濟能力是甚麼,大家都有機會來改變社會,也因為我們充滿自信,所以我們不願意成為一個僅由台灣人或任何不肯定移民培力的人來為姊妹發聲的組織,在姊妹會的章程就規定理監事裡面必須超過三分之二是東南亞裔的人。而這十年我們一直在努力改善不公平的移民政策以及推廣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都很在意各種歧視語言的使用。雖然陳小姐的文章提醒我們要更小心用字的問題,但是我們也希望陳小姐在發表個人經驗時,能考慮到每個字詞的意思都有被擴充甚至翻轉的可能,並且也希望她能認識到過去十多年來許許多多移民姊妹投入爭取移民權益的運動時,我們是多麼為南洋姊妹這四個字感到驕傲。

--------------------------------------------------------------------------

第二篇文章是今天另一位讀者的迴響:

http://ppt.cc/Ub!G

是理解不是包容(陳軍豪)

拜讀陳凰鳳老師《別叫我們南洋姊妹》與南洋台灣姊妹會正、副理事長蘇英、洪滿枝對其所回應的《看見南洋姊妹的主體性》所發表之文章後,筆者便先想和老師與南洋姊妹會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之意,謝謝你們的付出與努力以及感受陳述,讓我們更深刻理解到,在族裔與文化的交流上,我們仍必須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改善空間。

我們沒有高人一等

隨著時代脈動,詞語使用的意涵是有翻轉的可能,前述兩篇文章對於「南洋姊妹」的使用上,有著不一樣的詮釋。
筆者認為現今的「南洋姊妹」一詞在使用上,乍看來已逐漸退去其原有可能的歧視意味,帶來較多的是藉由不同與相同的區域上、鄉土上或地緣上與其之間情感的維繫關係。
但如果再細緻一點來看,我們似乎也不能不注意當談話者喊出「南洋姊妹」一詞時,其當下使用情況、氛圍、對話脈絡與情緒是為何,透過不同的語氣表達與陳述事情的狀態下,這便會讓人對「南洋姊妹」一詞產生不同的理解。
也就是說,我們究竟是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在台灣的東南亞族裔呢?
筆者也無意加入爭論「南洋姊妹」一詞究竟是褒是貶;而我想表達的是,無論站在哪一種角度,陳老師與南洋姊妹會的文章都提供我們新的思考方向,那就是我們是否還持續用那老套與八股的視野來看待在台灣的東南亞族裔們?思維是否還停留在某種高人一等的意識形態上而無法自拔或沾沾自喜?

不同族群豐富台灣

其實,不同族群之間與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在台灣擦出火花便是最難能可貴之處,這豐富了台灣能展現的特色,何必在乎這些文化「是誰的」,它既能在這塊寶島上出現,就是我們共同所擁有的,端看如何看待以及維繫它。
我們根本不需要去「包容」在台灣的東南亞族裔,因為「包容」一詞自以為是的展現廣大與博愛的精神,我們到底要「包容」什麼呀?誰做錯了什麼事或誰對不起我們,要我們去「包容」對方呢?快快拋開這種居高臨下的視野吧,族群與文化的交流不是「包容對方」;要的是「相互理解」。


----------------------------------------------

另外,在網路上搜尋到一篇文章,
裡面有些觀點也很值得思考,節錄在部落格上:

也談「南洋」
http://ydwong.wordpress.com/2014/01/28/001-3/
且讓我們回到「南洋姊妹」一詞出現的脈絡吧!為什麼有人要稱東南亞配偶為「南洋姊妹」,甚至以此為團體的名稱?那是因為台灣普遍流行以「外籍新娘」稱呼這群從東南亞各國嫁到台灣的女性。很多人多年後已經有了台灣的國籍,小孩也慢慢長大,卻還是脫不去「外籍新娘」這詞,「外籍」都成了「本國籍」,「新娘」都成了「老娘」了,卻還是被叫「外籍新娘」!這不但名實不符,更是種歧視。而「姐妹」不但可以是這群來自東南亞的女性間的互稱,更可以是支持、關心她們的任何一個台灣人對她們的通稱。這裡強調的不但有基層人民間的互助與培力,更有女性間彼此扶持相挺、相惜的情誼。在這個脈絡下,「南洋姊妹」又有何歧視之意呢?

一句話,「南洋姊妹」在十年前並不是一個在台灣既有的習慣用語,而是台灣南洋姊妹會一群工作者與東南亞配偶們合力主張的稱呼,既是自稱又是他稱。「南洋姊妹」這稱呼逐漸被台灣社會接納的過程,是一個運動的過程,一個協助東南亞配偶從掌握中文能力而逐步自我培力的過程。抹去這層脈絡不看,而把「南洋姊妹」當成一種社會既有的固定僵固的名詞,純在詞彙上批判它不夠進步、甚至帶有歧視,是不是本身才是一種去脈絡的偏執?


===============================================================

正文  2014/02/05


這篇文章的觀點太重要,值得每個台灣的居民都讀一讀。

文章刊登在蘋果日報的論壇裡,因為通常編輯都會做一些刪減,
原先我希望找找看有沒有作者本人發布在網路上的原版文章,
不過沒有找到。


--------------------------------------------------------------

有話直說:別叫我們南洋姊妹(陳凰鳳)

以外籍配偶為起因的台灣新住民現象,已經不是以出入境管理的簡單觀念就能執行的工作。新住民已經是台灣人,養育的下一代更是道地的台灣人,新住民的發展已經是在多元文化影響下「台灣未來是什麼樣子?」的複雜問題。
所以就我們越裔族群的感受,有些現象忍了很久,以前不好意思明講。現在同鄉姊妹簇擁下,新春新希望決定不吐不快:

一、並不是會講越南話穿上越南服就是越南人,因為族群的認同是講究血源與文化薰陶並在舉手投足之間的微妙感受而來的,假不了的。我們越裔的正式民族名稱為京族,尤其越南的傳統長衫是針對我們京族姊妹特別窈窕的身材所設計,他族來穿恐怕無法彰顯它的民族特色。所以在推動族群活動時必須注意這些細節,而且以華人翻譯替越裔新住民代言即不真實,也剝奪了不諳中文的越裔新住民呈現真實自我的機會。移民主管單位不願積極以新移民的母語與文化來接近新住民,只想靠翻譯便宜行事,所以服務新住民的工作始終達不到我們心坎裡。

二、我們不叫「南洋姊妹」,南洋一詞是自以為中國為世界中心的歧視字眼,所有東南亞裔族群都不會如此自稱。我們越裔對自己出生土地的稱呼是「中原」,這個中原的意義和你們那個中原的意義是一樣的。這個意思就是說每個人對自己的出生都是驕傲的,沒有人會自認活在邊緣。就像台灣社會也懂得不可以稱原住民為山地同胞一樣的道理,所以請不要再稱呼我們南洋姊妹了。

三、在民主觀念普及的台灣,應該沒有公僕還會自稱是人民父母吧!可是沒有想到移民署長官居然自稱是我們外籍配偶「娘家」。嫁到台灣多一個婆家已經很辛苦,還要把我們娘家給取代!而且娘家是女兒無論對錯都可以得到支持的地方,但是移民署卻是專把誤入歧途的女兒趕出台灣的單位,怎麼說是娘家!新住民需要的是一個效忠女主人的「旋風管家」幫忙做家事,這個很歡迎移民署來做!還有移民署宣傳報導不斷出現新住民擁護長官的感人畫面,彷彿北韓領導人上身!顯然是在心態上始終當新住民是幼稚的,也不認新住民是國家納稅人或台灣母親。所以請把這些宣傳收了吧!感恩!

四、其實新住民在台灣努力生活比許多人都辛苦,但我們最不願意被看見的就是辛苦可憐的那一面,我們再苦也要讓自己亮麗驕傲地在別人面前,這就是我們京族女性的性格。想要支持越裔就要有了解與度量做幕後英雄,讓我們去做自己爭榮耀,而不是一直請我們出來謝謝你們。所以請大家了解越裔,愈說幫助新住民的人我們其實愈不敢領教,你懂嗎?
拜託!不要再當我們的英雄了,來當我們的粉絲吧!

政大講師、台灣越藝之星劇團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