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摘要:《2050 趨勢巨流》(1)


最近買了許多書,《2050 趨勢巨流》是其中一本。
英文書名是:Megachange: The World in 2050

這本書很有趣,提供了很多圖表,以及對未來的猜想,
適合做一些簡單的摘要。

書籍分成四個部分共二十章,
根據編者 Daniel Franklin 的說明,
每一章的作者都是《經濟學人》週刊的一位新聞工作者或者媒體集團成員,
可惜的是,中文版沒有將這些作者都列出來,
甚至沒有清楚註明每一章是由不同作者寫成,
一不小心大概就會誤以為整本書都是 Daniel Franklin 和 John Andrews 兩個編者寫的。

在這裡可以看見每一章的作者: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7sZyaFL_rHUC&lpg=PP1&hl=zh-TW&pg=PR5#v=onepage&q&f=false
同時,也可以看見原先更有趣的英文版標題。

相較之下,中文版標題則是直接點出每一章的最主要重點,
所以也值得先瀏覽一下:

第一部 人口、健康與文化
第 一 章    人口紅利衰退拖累經濟成長
第 二 章    慢性病與傳染病的雙重夾擊
第 三 章    女性地位攀升
第 四 章    社交連線無所不在
第 五 章    本土文化不可取代

第二部 環境、政府與信仰
第 六 章    宗教力量消退
第 七 章    持續尋求再生能源的新可能
第 八 章    軍事強國優勢不再
第 九 章    自由的崎嶇之路
第 十 章    國家的財政危機

第三部 經濟、創新與市場
第十一章   新興市場恐將消失
第十二章   全球GDP和經濟力量分布轉移
第十三章   貧窮國家的成長超越富裕國家
第十四章   創造性破壞的正面影響
第十五章   利率、商品價格、股市動能推動景氣循環

第四部 知識、科技與太空 
第十六章   研究科學新領域 
第十七章   美國探索星際的最大對手
第十八章   知識網的技術發展
第十九章   科技將人際距離愈拉愈遠
第二十章   悲觀的預言不會實現

-----------------------

Franklin 在〈導讀〉也提到這本書的四個「軸線」。

一、這些執筆者採用大致相同的方法:要往前看,必須先回頭看。
二、執筆者的第二個共同思路是,願意想像未來之路上會遇到破壞,
      而不是單純地將過去直接推演到未來。
三、亞洲整體,尤其是中國的崛起,是貫串整本書大部分內容的主軸。
四、作者們傾向於描繪進步的畫面。

Franklin 做了一些小結,
「2050 年的世界很有機會更富有、更健康、連結程度更高、更永續、
更具生產力、更富創意、教育程度更高、貧富和性別之間更平等,
而且數十億人將有更多的機會。」
「約 70 %的人會住在城鎮和都市,相較於今天高於五成;」
「年齡中位數將從 29 歲上升到 38 歲;」
「更多非洲人,因為全球增加的 23 億人,大約有一半出生在非洲。」

在〈導讀〉最後,Franklin 還建議讀者可以先翻到最後一章,
具體看一看沒那麼壞的 2050 年。

所以,在下一篇,我會直接跳到第二十章,
這同時是因為,在第二十章作者提到一些有關「預測」的看法,
我也可以順帶說明我對「預測」的看法,以及我如何理解這本書的意義。

簡單來說,所有的「預測」也都是影響未來的因素之一,
越有名的「預測」,對未來的影響大概就越大,
除非「預測」本身也預測了自己對未來的影響,
而且是以一種類似無窮循環那樣的方式來考量,
否則「預測」會不會準確大概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總之,具體的答案就留待下一篇文章再慢慢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