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不是"台灣人"?
更新二 2013.04.14
這一期(519)的天下雜誌,除了有「新良食運動」專題,
還有一篇夏曉鵑老師寫的短文,
標題是〈新移民和吳寶春都想唸書〉
在 獨立評論@天下 可以看見濃縮版文章。
摘要重點如下:
許多在台灣的新移民也想進修,但台灣的僵化教育制度令他們有志難伸。
許多來自東南亞的婚姻移民女性,因其在母國所受的教育未獲台灣認可,
而被迫從國小補校開始讀起。
即使這幾年新移民的母國學歷認證已漸放寬,
但是手續仍相當繁瑣,例如,移民須在母國的台灣駐外辦事處辦理認證,
而她們的母校可能不在駐外單位認證的名單中。
此外,有更多新移民與吳寶春一樣,必須先取得國中、高中學歷,
才有機會進修。因為需從數學、理化等基礎科目學起,
對於擁有豐富經驗、且有明確進修方向的成人而言,
死背這些科目根本是浪費生命。
---------------------------
2012 年起,教育部有新的入學方案:「風雲再起─鼓勵成人就讀大學方案」
問題:
1. 必須先修習大學推廣教育、空中大學或教育部認可之非正規教育課程四十學分以上。
(1) 學分費昂貴
(2) 非正規教育課程非常有限
2. 加入「風雲再起」方案的大學和科系不多,侷限了許多新移民進修的選擇。
案例:
1. 小金要成為有多元文化觀點的幼兒教育老師。
2. 小滿提倡移民人權,想攻讀社會學或人權相關領域。
--------------------------------------
小滿的意見:
「有些小孩不想念書,一直逼他們讀,...,很多大人很想讀書,卻不讓他們念。」
小滿的建議:
以申請制取代考試,由負責招生的大學科系來把關。
有關學歷認證的問題
90%的入學率,大學入學門檻已經沒有什麼實質作用。
引用吳寶春的話:
「請給想學習的人一個機會,
能不能唸完,每個人自己負責。」
---------------------------------------
我的想法有幾個:
1.
以前我看到類似新聞,總會直接認為,其實念大學也不一定收穫比較大,
外面有很多社區大學或者各種課程,不是已經可以有很多教育管道?
不過我現在意識到,這樣的想法太過自以為是。
這些想念書的人都不是小孩,生活中也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
對於什麼課程能夠幫助他們,他們自己有最直接的判斷,
不需要像我這樣的局外人隨意評論。
某個意義上,他們或許也可以提昇大學教育的品質,
因為他們會比一般大學生更在意,能否在課堂上學到對他們有幫助的知識。
這讓我想到,有個老師提過,
上白天大學生的課程,和晚上進修推廣部的課程,
有很大的差異。
這樣的差異,或許值得我們回過頭來重新思考,
到底誰需要教育、我們社會應該提供哪些人教育?
2.
從我在之前正文提到的統計數字看來,
台灣的婚配新移民應該有很大部份不是出於「浪漫愛」,
尤其一些女性新移民可能的確是因為其他因素而「嫁」入台灣。
我不知道怎樣的說法會比較妥當,
但直覺上我覺得,如果可以接受「人力素質」這樣的說法,
那這些新移民其實是台灣「人力素質」的重要關鍵,
用直白的話來說,她們許多應該都擁有高於我們設想的能力和條件。
這是我的猜想,以後再繼續想想。
更新一 2013.01.23
內人‧外人:新移民系列電影
http://www.atmovies.com.tw/movie/film_A12012051101_now.html
大愛影音網紀實報導:在台灣站起
http://media.newdaai.tv/?c=464
--------------------------------------
正文 2012.12.17
每次文章都寫了一點就擱著,應該要完成,或者至少要有個暫時的結尾。
前一陣子,某一天晚上和 Ling 在誠品信義店的地下街吃飯,她選了一家麵店點餐。
後來我跟她提到,那家店的店員好像「不是臺灣人」。
於是她說,她也有發現那個負責點菜的店員,口音比較奇怪。
不過,我們隨即就發現問題,
不應該用「是否為台灣人」來界定不同口音的人,
這其實已經隱含了某一些對族群的歧視和對「台灣人」的刻板印象,
那個店員很有可能是移民到台灣、已經拿到台灣身份證的「台灣人」。
那麼,究竟要用什麼名詞來區分呢?
Ling 說,在英美,或許會用 "native speaker" 來區分,
那麼在台灣,要用什麼名詞來指稱這些「台灣人」呢?
稱為「新移民」、「新台灣人」?
或者應當直接稱為「越南裔台灣人」、「印尼裔台灣人」、
「中國裔台灣人」、「美國裔台灣人」…等等?
後來我上了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網站,
有看到官方的名稱是:「新住民」
例如,他們有一個「新住民火炬計畫」,
好像是跟學校結合推動一些活動。
這個網站上也可以看見一些統計資料,有一些有趣的數據。
從總量上來說,現在台灣的「新住民」共有四十七萬人,
其中中國移民佔了三十一萬人左右。
除了中國之外,越南移民也有八萬多人,僅次於中國。
比較有趣的是泰國移民和日本移民,
因為其他國籍透過配偶歸化台灣的多是女性新移民,
但泰國的八千多個移民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男性,
日本的三千八百多個移民中,男性約一千七百人,
已經快接近一半。
不過,因為這個統計資料都是累計數據,
所以我在最新的統計資料中只能看見民國76年1月開始到101年10月底的總和,
沒辦法辨別不同時期不同國籍或性別歸化人數的趨勢和變化。
但確實,和台灣目前約五十二萬「原住民」相比,
「新住民」的人數已經不相上下,如果再加上外籍勞工,
應該是遠遠超過「原住民」的數量,
所以他們應該也是我們需要多重視和在意的族群,
不管在教育、文化或其他方面皆是,
在今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上,一個得獎導演就提到,
他認為應該有一個「新住民」的電視台,
這或許也呼應了四方報的創報想法。
不管怎麼說,
給他們一個明確的「名字」,
或許也是重視和正視他們存在的一個開始,
現在我還是覺得「新住民」這個詞有點拗口,
但哪一天如果這個名詞我已經可以朗朗上口,
大概就是一個成功的接納的開始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