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普立茲攝影展心得

拖了很久,一直沒記下來,於是心得只剩一點點…

1
我去參觀的時間是星期一下午,也是展覽結束前倒數第三天。
人很多,年輕人當然最多,其中,尤其以年輕女性最多。

但是也能看見許多位年長者、爸媽推著嬰兒車、
一位媽媽陪著輪椅上的女兒…

2.
看這個展覽,有一個最直接的感受是,
這個展覽凸顯了這個時代的某一種荒謬特質。

我自己的猜想是,
來看這個展覽的原因之一,
應該是因為展覽內容是照片,
而且不是藝術攝影,而是以時事為題的攝影,
於是比較容易引起興趣,
畢竟「照相」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習慣了。

不過,也只有在這樣的場合裡,
每一張照片被放大、獨立呈現時,
人們才有機會好好欣賞「一張照片」。
我的意思是說,
大多數人的目光可能從沒有在一張照片上停留那麼久。

3.
但是和我一開始的印象相反的另一個印象,
大概在展覽後期開始出現。

因為這是時事攝影,
所以主辦單位在每個照片旁邊,
也放了關於這個照片拍攝時的故事。

如果仔細觀察大家的目光就會發現,
大家停留在「圖說」的時間比照片本身多得多,
我不是說,大家不該看「圖說」,
關鍵是看完「圖說」之後,
往往只花相對較少的時間在相片上。

4.
上面提到的感受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這個現象有更多值得玩味的意義。

我們可以試著想,
如果只有「圖說」,沒有「相片」,
那麼大家的感受會是什麼?

如果只有「相片」,沒有「圖說」,
大家的觀看經驗又會變成怎樣?

基本上,這兩者加在一起就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我自己的想法是,
當我們在觀看這個照片時,
總會希望將之置入一個脈絡中,
如果沒有圖說,我們會自己看著照片找故事,
但是又因為這是時事攝影,
於是我們都會設想,
這背後有一個「正確」的故事,
這個故事其實才是展覽的主要內容。

5.
那麼,這個展覽究竟展出了哪些故事?

主要是美國參與的戰爭和美國國內的種族問題。

這也是展覽中不斷引發我思考的問題。
我很好奇,去看展覽的台灣人,
當我們透過一個一個故事去觀看「美國的歷史」,
究竟對我們而言有什麼意義?

或者應該說,
我們是透過怎樣的「脈絡」來理解和觀看這些故事,
然後覺得有意義、想要繼續看下去。

觀看的人會在其中想到台灣的族群衝突嗎?
能夠看見台灣的階級問題嗎?
或者,可以感受到戰爭的可怕,
甚至開始把那些戰爭和台灣許多外籍配偶的家鄉連結在一起嗎?

對我來說,展覽看到一半我就覺得失去意義,
我心裡開始想的是,
如果有一個台灣的時事攝影展,
說的是台灣的故事,
那麼,還會有那麼多人來看嗎?

6.
雖然 Ling 期待的圖說是得獎原因或者得獎的時代脈絡等,
但我其實覺得照片的圖說很有趣。
因為這個圖說主要描述的是攝影師在拍攝照片的那個時間點,
很多都帶著偶然,另也有一些是來自攝影記者的巨大勇氣。

總之,透過這個圖說讓我感覺到,
這些拍下照片的人,的確首先是紀實記者,然後才是攝影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